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9675|回复: 429

[综合] 【助兴】探索梁羽生创作历程之金梁比较篇

 火.. [复制链接]

331

主题

3204

回帖

2万

积分

积分
24895
声望
21103 声
银两
52941 两
回帖
3204
精华
55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9
发表于 2014-11-26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探索梁羽生创作历程之金梁比较篇
    开篇先引用一段话,近十年来港台东南亚各地武侠小说大兴,开风气者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他们的小说在写作手法、内容意境上都颇有推陈出新之处,一般人称之为“新派武侠小说”(包括他们影响的诸家作品)。香港报纸常简称为“新派武侠”。而金、梁二人,直到现在为止,盛名未衰,是公众所熟悉、所承认的“新派武侠两大名家”。以上为羽生先生所作《金庸梁羽生合论》(下称《合论》)之开篇,尽管后期《合论》引发某些争议,但至少开篇这段话在很大范围得到认同,一般的观点是就两位作家在新派武侠创作史上的地位而言,梁羽生为先驱,金庸是最杰出成就者;梁羽生堪称武林长老,金庸则是旗手或掌门,这种说法在今天基本上可以说成了一个“定论”,金庸的读者固然赞同,而梁羽生的许多读者也是大致认可。就两位作家后期的态度而言,1994年,梁羽生曾在悉尼作家节武侠小说研讨会上谦虚地表示,“我顶多只能算是个开风气的人,真正对武侠小说有很大贡献的,是今天在座的嘉宾金庸先生……他是中国武侠小说作者中,最善于吸收西方文化,包括写作技巧在内,把中国武侠小说推到一个新高度的作家。有人将他比作法国的大仲马,他是可以当之无愧的。”金庸在一次接受访谈的时候,对此也谦虚地表示“盖不过,各有各的写法”,姑且不论以上是否为他们的心声,但至少还是可以看出后期的梁羽生对这个现状还是认可,而金庸的答语或许多少带着几分谦逊态度,但是至少在其内心深处对梁羽生保持着一份敬重。尽管这样,金梁之间的这份是否曾经存在的“瑜亮情结”也成为武侠研究者所津津乐道的话题。就两位先生的创作史比较,梁羽生的创作历程长达30年,之后对作品进行过个别的修订,金庸虽然在1972年完成《鹿鼎记》创作后,即进行封笔,但是之后又经过两次大规模的修订,从这个意义而言,或许金庸在武侠创作所花的时间要超过梁羽生,在双方各自长达几十年武侠创作生涯来说,所留下可供探讨的东西应该是很多,作为羽生先生的读者,也作为武侠小说的读者,两位先生的作品个人都是非常喜欢,于此试通过比较两位先生的创作历程,提出一些粗浅的个人见解。

评分

参与人数 3银两 +300 收起 理由
练霓裳 + 100 游龙出手,必属精品
天宏云霏 + 100
鹧鸪飞 + 100 定金

查看全部评分

梁羽生家园http://www.yushengbbs.net/bbs

331

主题

3204

回帖

2万

积分

积分
24895
声望
21103 声
银两
52941 两
回帖
3204
精华
55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9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6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为本次家园征文活动助兴,希望大家多多提出批评意见。
梁羽生家园http://www.yushengbbs.net/bb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1

主题

3204

回帖

2万

积分

积分
24895
声望
21103 声
银两
52941 两
回帖
3204
精华
55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9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7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龙虎—书剑时期

    1954年1月20日,梁羽生在《新晚报》连载的《龙虎斗京华》,作品 “一炮而红”,赢得无数读者的追看,继《龙虎》之后,其姐妹篇《草莽龙蛇传》又继续在《新晚报》上连载,两部小说前后时间约13个月,开一代武侠之风,这两部作品也就成了“新派武侠”创立的一个标志。
结束《草莽》的创作后,梁羽生暂停了武侠创作,并向报社推荐了好友查良镛即金庸创作武侠小说,之后是金庸的首部作品《书剑恩仇录》于1956年2月在《新晚报》上连载,同样是引起了好评如潮。值得注意的是,同期香港左翼报刊从内地引进了民国武侠名家白羽的作品《绿林豪侠传》在《大公报》上连载,但是作品所引起的反响明显不如梁金小说,白羽为武侠史上一代宗师,深受梁金两位武侠名家所钦仰,但是在内地创作,受国内政治环境的影响,无法发挥其对以鲜明的人物个性和深广的社会背景来反映现实生活的特色,导致所创作的作品不尽如人意,《绿林豪侠传》也成为白羽的武侠绝唱,至今思之,仍让人无比惋惜。

    就《书剑》和《龙虎》这两部处女作进行比较,应该承认就小说的精彩程度、人物的丰富多彩、情节的曲折变化等方面,《书剑》要高于《龙虎》,即就作品的内容篇幅而言,《书剑》的篇幅超过《龙虎》和《草莽》两部作品总和。《书剑》的成功,首先归结于金庸的创作才华,后期金庸在接受访谈中多次说他擅长于“讲故事”,而梁羽生则说“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知道金庸武侠写得比他好的人”;其次比起《龙虎》创作时的急就章不同,金庸在创作《书剑》之前,以他对武侠小说的浓烈兴趣,多多少少也应该在梁羽生连载小说中进行过揣摩;再次同《龙虎》对白羽作品的个别人物、情节有选择的借鉴不同,《书剑》借鉴了金庸家乡传说的“乾隆身世之谜”,传说故事的相对完整性多多少少也为情节的展开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因此《书剑》胜过《龙虎》、《草莽》也就理所当然。
    当然,同《书剑》相比,《龙虎》中对诗词联句的运用、作品独特的时代意义、武打尤其是大型混战的现场感方面要高出《书剑》,回过头看这两部处女作,多多少少也可看出两位作家日后武侠作品的一些各自特色,梁著作品主角比较出色,娄无畏、柳剑吟、丁晓等主角形象性、人物所焕发出的独特的光芒都是其它配角所不能相比,而金书的配角、反角则反而让人印象更加深刻,如《书剑》中文泰来、余鱼同甚至反派的张召重,予人的印象似乎还要胜过陈家洛。在对清廷的态度上,梁著的态度是势不两立的抗争,金书则多少在点暧昧,即便如《书剑》这般以反清为主题的作品,对于乾隆的态度也是有褒有贬,至少未予完全的否定,至于涉及到的清廷官吏、民生等方方面面,笔调也较为平和,虽然书中也了了黄河灾荒,但是一笔带过,相比于《龙虎斗京华》对娄无畏的悲惨身世叙述乃至清统治者的残酷,,可看出两者在这一问题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梁书内容较为朴实,而金著显得丰富多彩一些,如在激烈紧张中插入一些灰谐有趣的情节,徐天宏和周绮的斗嘴、李沅芷戏弄关东三魔、大漠的阿凡提戏耍张召重,很好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这方面特点在之后的金著得到很好的发扬,而这方面梁书无疑要逊色很多。最后是梁书表达出一种持之以恒的斗争精神,如娄无畏、丁晓在八国联军入侵后是继续坚持斗争,金著却是崇尚归隐,红花会群雄是豹隐回疆,斗争与归隐的不同结局在以后他们各自的作品中也是不断地出现。
梁羽生家园http://www.yushengbbs.net/bb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1

主题

3204

回帖

2万

积分

积分
24895
声望
21103 声
银两
52941 两
回帖
3204
精华
55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9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8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燕草如碧丝 发表于 2014-11-28 12:56
这文看着好熟悉,作者是否以前在同类论坛发过部分?我记得当时看的时候没写完,还有点遗憾

这篇第一次发,而且我这几年文章基本没在家园外面发,可能你看错了。
欢迎多来家园指教。
梁羽生家园http://www.yushengbbs.net/bb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1

主题

3204

回帖

2万

积分

积分
24895
声望
21103 声
银两
52941 两
回帖
3204
精华
55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9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8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剑》连载约1年之后,1956年2月,金庸又在《香港商报》开始连载了第2部武侠小说《碧血剑》,《书剑》选取的题材是民间传说,而《碧血剑》选取的题材则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明末农民起义和满清入关这段历史,之后在长达9个月时间里,金庸同时进行《书剑》和《碧血剑》的创作,笔下分别驾驭着传奇和历史二个故事,《碧血剑》和《书剑》人物、故事情节称得上各有千秋,而且主角的光芒都是显得黯淡,总体来说两部作品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但是《碧血剑》中通过书中人物回忆手法塑造的虚写金蛇郎君却是大受好评,甚至超过了主角袁承志,这一方面表现了金庸创作手法的多样化,另一方面也表现了金庸在创作这类“亦正亦邪”人物那份独到功力。
    《新晚报》在《书剑恩仇录》连载结束后,推出了百剑堂主创作的《风虎云龙传》。百剑堂主时任其时任《大公报》副总编分管副刊,金庸梁羽生则是他手下的副刊编辑,作为著名记者编辑,抗战期间曾翻过十万大山,沿中越国界边境线旅行采访,为大公报写了出色的《中越边境见闻》系列报道。又曾以“皮以存”的笔名,写了一本名叫《转徙西南天地间》的书,报道湘桂大撤退这一场空前灾难,广受新闻媒介的好评。其本人的文化功底特别是古诗词水平亦为金梁所称道。在作品连载之前金庸、梁羽生都有专文予以推介。《风虎云龙传》以清中后期官逼民反为背景,书写宋一龙为代表的泰山群雄高举义旗,攻城杀官,展开了轰轰烈烈反清斗争,内容情节近似于《龙虎》和《草莽》。
   
    在《碧血剑》开始连载期间,梁羽生终于在《大公报》连载了《七剑下天山》,在《周末报》连载了《塞外奇侠传》,《七剑》开始连载距离《草莽》结束时间约1年,这也是梁羽生30年武侠创作生涯中两部作品间隔时间最长的一次。同《龙虎》的仓促上阵不同,由于准备时间相对充分,加上这一年时间里梁羽生应该对《书剑》的连载进行关注,比起《龙虎》、《草莽》,无论是《七剑》还是《塞外》,其创作水准都呈现一个明显的飞跃,特别是《七剑》,在保持语言文字优美、文学色彩强的同时,大胆借鉴了外国小说《牛氓》的情节以及西方心理学,《塞外》篇幅虽然不大,同样借鉴了边疆的传奇故事,同时书写了异域风光、风土人情,这两部作品在连载中都是广受欢迎,大获成功。

    《七剑》与同期《书剑》、《碧血剑》比较,《七剑》在保持主角人物优势的同时,在配角、反角方面《七剑》也有突破,除主角凌未风外,其余“前五剑”、“后七剑”加上刘郁芳、韩志邦等正面人物,同《书剑》的红花会群雄、《碧血剑》的华山弟子群相比较,可以说是毫不逊色,而书中的反面人物代表楚昭南对比《书剑》的张召重,也是各有千秋,而且两个人物有一定的相似;另外两部小说的女性、爱情对比,《七剑》也是要胜出一筹。值得注意的是,在作品情节的紧凑、快节奏方面,这个时期的《七剑》、《塞外》还要胜出一筹,相形之下,《书剑》、《碧血》都显得拖沓了一些,当然,《书剑》、《碧血》在内容的充实、史实运用等方面又要高出一筹,再有就是金蛇郎君这一“亦正亦邪”人物的塑造为梁书所远远不及,语言文字相比较,《七剑》、《塞外》的文学色彩更强,尤其是《七剑》的卷首词、回目更是一绝,而《书剑》、《碧血剑》的趣味情节较多,可以说是各具特色。
梁羽生家园http://www.yushengbbs.net/bb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1

主题

3204

回帖

2万

积分

积分
24895
声望
21103 声
银两
52941 两
回帖
3204
精华
55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9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9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射雕—白发时期
    《碧血剑》连载结束后的第二天,《香港商报》推出金庸的第三部作品《射雕英雄传》,同期张梦还在《武侠小说周报》连载《沉剑飞龙记》,这就是当时香江武侠界有名的“龙雕大战”。而这时《大公报》的《七剑下天山》和《新晚报》的《风虎云龙传》(百剑堂主作)也在继续连载中,一时间香港武侠坛上群英荟萃,各显身手。早期香港武侠小说界张梦还几与金梁齐名,张梦还,本名张扩强。生于1939年。原籍四川。系中央军校二十二期炮科毕业,因故留港而以写作为生,其文笔典雅凝练不让梁羽生,作为其代表作的《沉剑飞龙记》,故事情节精彩、人物生动,当得上武侠佳作。同时,香江之地左、中、右各派政治力量汇聚,传媒阵地成了各派势力争夺的一个焦点。张梦还因出身国民党军官,在香港供职于右翼报刊(同台湾方面关系密切),因此“龙雕大战”在一定意义也是左右翼对武侠阵地乃至通俗读物阵地的一个交锋,不过《沉剑飞龙记》同金庸的《射雕英雄传》相比,整体水平要逊色一筹,因此交锋结局“雕胜于龙”。而此时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也是渐入佳境,引起好评无数,凌未风和易兰珠这两大主角人物的结局牵动着广大读者的心。百剑堂主的《风虎云龙传》虽然文笔功底强,尤其是所拟的回目文采飞扬,但是整部小说描写的人物过于繁杂,小说讲述的是两个阵营的斗争,虽不乏有亮点人物、情节,但整体而言缺乏统领全书的灵魂人物,也可以说是主角不突出,反清侠士与清廷鹰犬的斗争虽然热闹,但同样缺乏震撼人心的情节,小说的总体成就明显不如金梁的作品,作品受到欢迎程度也明显不如,之后百剑堂主未再创作武侠作品。
    《射雕》称得上金庸的跨越式作品,比起《书剑》、《碧血》,《射雕》在整体水准上了一个境界,整部作品时空跨度大,时间长达二十年,包括宋、金、蒙三国及西域国家,人物多而不乱,情节引人入胜,国恨家仇、武林争霸乃至灭国之争,都在作品中得以一一展开,同时《射雕》在创作上运用电影时空切入转变的特点,避免平铺直叙式的单调,进一步丰富了创作手法。至于作品塑造的东西南北中乾坤五绝,更是构建了一个涵盖天下的大格局,堪称神来之笔,数年后这种模式也多为港台同时期作家特别是台湾作家所模仿,典型如诸葛青云之《夺魂旗》、上官鼎之《江湖黑马》(该部作品作者存疑)、曹若冰之《金剑寒梅》,可说影响了之后数十年的武侠创作,可惜模仿者多只得其形,而不得其神。《射雕》充分展示了金庸在武侠创作中驾驭大场面,书写长篇作品的功力,在其时掀起了一个高潮,风头之劲,一时无俩。同《射雕》英雄传相比,《沉剑飞龙记》的情节稍嫌单薄,主题是一个“复仇”故事,器局也似有不足,尤其是结尾显得仓促,故落败是不可避免。即就连载中的《七剑》而言,虽然在作品下半部分也称得上精彩不断,但是作品围绕的清廷、反清两大阵营一场又一场的大搏杀,虽然同样悲壮,却在一定程度上显得单调一点,故一时间被《射雕》抢尽风头。
梁羽生家园http://www.yushengbbs.net/bb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1

主题

3204

回帖

2万

积分

积分
24895
声望
21103 声
银两
52941 两
回帖
3204
精华
55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9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0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smsjsmsj 发表于 2014-11-30 09:28
《碧血剑》开始连载的时间是1956年1月1日,到1956年12月31日结束,366期。如此凑巧可谓绝无仅有。

向兄问好!
这确实巧,之前还真没注意到,或许有意安排的吧。
梁羽生家园http://www.yushengbbs.net/bb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1

主题

3204

回帖

2万

积分

积分
24895
声望
21103 声
银两
52941 两
回帖
3204
精华
55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9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0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剑》之后,梁羽生在《大公报》连载《七剑》的后传《江湖三女侠》,同《七剑》相比,《江湖三女侠》可以说是奠定了梁著武侠的创作风格,个人一直以为,在梁著武侠中,《江湖三女侠》一直被低估,该部作品其实颇具研究意义,“侠、史、诗、女、雅”面面俱全,人物塑造方面无论是历史人物的雍正、年羹尧,还是传奇人物的吕四娘、甘凤池,乃至虚构人物的唐晓澜、冯瑛、冯琳等,都塑造得有血有肉,晚年的易兰珠让人感叹岁月无情,梁著中最完美的女侠吕四娘,相比于金书中最完美的大侠郭靖,在人物形象的深度可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惜的是这部作品在梁著体系中受到的关注程度不是很高,其中原因之一恐怕是《江湖三女侠》连载时赶上风头正劲的《射雕》,一定程度上掩盖其本身应有的光彩。
    就个人感觉而言,《江湖》同《射雕》比较,至少是各有特色。除了前文提及的吕四娘同郭靖比较外,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同《射雕》都有一拼空间,女侠方面《江湖》要高出一筹,反面人物雍正、年羹尧比起杨康、完颜洪烈、欧阳锋也毫不逊色,关东四侠、江南八侠同江南七怪、全真七子各有千秋,以了因、神魔双老为代表的反派高手比起灵智、沙通天也自旗鼓相当,连载中的《江湖》受到的关注不如《射雕》,除了整部作品的格局未及《射雕》般宏大,或许还是作品的题材。在武侠小说史上,吕四娘刺雍正这个题材被多位作家创作,比较出名的有清末民初的陆士谔、王度庐都写过相同的题材,《江湖》同期及之后的香港武侠小说界也有多名作家写同一题材,虽然故事情节各不相同,但是基本主线相似,结局更是相同,相比之下,《射雕》的题材是完全创新,情节每有奇峰突起,因此读者的关注方向自会更多放在《射雕》之上。因此《江湖》结局“宝剑屠龙”比之《射雕》的“华山论剑”予读者心中的震撼要逊色一筹。

    正当《江湖》无法撼动《射雕》的地位的情况下,在《江湖》连载4个月后,《新晚报》连载了梁羽生新作品《白发魔女传》,本作梁羽生进一步发挥其擅长塑造女侠和书写“爱情悲剧”的特长,书中无论是女主角“白发魔女”,还是“白发魔女与卓一航的爱情悲剧”,在震撼力上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这两方面特长都是金庸之所远远不及,同时书中在正史运用、以及对于传统体制弊病的挑战方面也也比之前作品上了一个台阶,连载中的《白发》所受到的关注度和欢迎程度终于直追《射雕》,在之后短短的时间里,《白发》竟然连拍三集,呈现“魔女三现”的佳话,就当时而言,即便是《射雕》也无此待遇。这样借助吕四娘、白发魔女两名主角的光彩之下,《江湖》、《白发》一正着一奇诡,相辅相成,基本同《射雕》呈现出旗鼓相当的局面。至于后期武侠评论中所称的《射雕》一出,确立金庸盟主地位之说似无直接资料予以证实,即便不算梁羽生,当时香港武侠界还是一个群雄并起的局面。
梁羽生家园http://www.yushengbbs.net/bb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1

主题

3204

回帖

2万

积分

积分
24895
声望
21103 声
银两
52941 两
回帖
3204
精华
55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9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裴大猫 发表于 2014-12-1 09:21
个人看法,我兄别太在意,小说说到底只是个人喜好,我看不出莫言的小说好在那里。

无语客气了!对文学作品各有各的评价那是非常正常的。
不过我个人的意见,梁羽生绝对可以同金庸相提并论,更不用说连载时的梁羽生和金庸。
以作品而论,《白发魔女传》胜过金庸多部小说,更不用提《书剑恩仇录》。
另外梁著中足以同《云海玉弓缘》相提并论的作品还有多部。
梁羽生家园http://www.yushengbbs.net/bb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1

主题

3204

回帖

2万

积分

积分
24895
声望
21103 声
银两
52941 两
回帖
3204
精华
55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9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萍踪、云海—神雕、倚天时期

    《江湖三女侠》在《大公报》连载结束后,1959上1月1日,梁著巅峰之作《萍踪侠影录》开始连载,与连载中的《射雕》相比,《萍踪》无论在小说整体结构、故事的精彩程度、矛盾冲突、人物形象的塑造、大场面的控制、武学的想象力等方面都毫不逊色,而在侠义的诠释、史学的运用、文字水准乃至主角的形象等方面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侠之大者”这一共同创作主题面前,可以说《萍踪》完胜《射雕》,《射雕》与“郭靖”是金庸笔下侠义主题的一个典范,后期武侠评论家归类为“儒家之侠”阶段,但在这一主题的创作中,金庸明显逊色于梁羽生。值得注意的是,《射雕》连载后期,《新晚报》在《白发魔女传》结束之后,连载了金庸新作短篇的《雪山飞狐》,《雪山》是一部广受好评的短篇武侠杰作,故事精彩不说,以“一日百年”的巧妙结构尽展金庸作品的才华,不过由于受篇幅所限,作为连载的作品,《雪山》有让人意犹未尽之感,因此尽管作品出类拔萃,但在影响力方面无法撼动《萍踪侠影》。
    金庸在《香港商报》结束《射雕》连载之后,独立创办《明报》,1959年5月20日,《射雕》的续集《神雕侠侣》在明报中连载。《明报》初创时推出《神雕》,主要用意在于利用《射雕》的影响力,建立基本的《明报》读者队伍,同《射雕》书写“大侠”不同的是,《神雕》的主角予人的形象是典型的“叛逆者”。在武侠创作中,金庸创新求变的能力是独到的,对市场的敏感度更是首屈一指,《碧血剑》的金蛇郎君的影响力远胜于袁承志,在这样市场反响面前,金庸应该看到武侠作品市场的未来走向,何况在“侠义”主题的诠释展现上,金庸明显不如梁羽生,因此不如另僻路径,但由于之前供职于左派报刊,以这一类型人物为中心显然有所限制,多少也束缚了金庸的创作能力,而今《明报》是金庸自己的空间,创作上没有限制,金庸得以比较得心应手的创作自己的作品。
    《神雕》相比于《射雕》,在主题和内容方面都有明显创新,但“新”不等于“好”,个人感觉就作品水准而言,《神雕》和《射雕》只能称得上各有所长,因此尽管金庸抱着雄心壮志创作《神雕侠侣》,但据有关资料反映,当年《明报》也未因连载《神雕侠侣》广受欢迎,早期的《明报》经营较为惨淡,如后期评论所说的金庸武侠小说撑起早年的《明报》,多少也有贴金之嫌。《明报》初创几年,金庸和他的团队都处于苦苦支撑中,同时《大公报》为代表的左派报刊将《明报》视为同盟军,双方未形成直接冲突。而之后《明报》同《大公报》反目,数度笔战,引起香港乃至两岸三地的关注,客观上成就《明报》的兴起。大陆文革期间金庸的《明报》以其政论文章闻名香港,最终成为香港著名报刊。追溯根源,左派报刊及大陆对于《明报》贡献实在很大。而《香港商报》在金庸离开之后,为武侠连载需要,推出了报刊青年编辑杨剑豪的《鸳侠盟》,虽然水平不能与金、梁的武侠作品相比,但亦吸引了一定的读者群,在报纸销售方面未受到大的影响。

梁羽生家园http://www.yushengbbs.net/bb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1

主题

3204

回帖

2万

积分

积分
24895
声望
21103 声
银两
52941 两
回帖
3204
精华
55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9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神雕侠侣》转变创作主题、重新塑造主角形象上与《射雕英雄传》相比转变太大,同传统社会主流思想相违背,也在某种程度上逾越了当时相当部分武侠读者的心理底线。尽管在《神雕》中,杨过折服于郭靖的伟大人格,但是比较两人的成长历程及人生最终归宿,其整个价值观体系确是大相径庭,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碰撞冲突也一直不断,因而如果喜欢郭靖的读者一般不喜欢杨过,同理亦然,直到现在“郭迷”和“过迷”的争辩仍在持续上演着。

    在转变创作主题,重新塑造主角人格的同时,金庸同样不放弃打 “大侠”牌,于1960年至1961年间,在其创办的刊物《武侠与历史》上推出新作《飞狐外传》,《飞狐外传》以标准大侠的形象塑造主角胡斐,并且以一条公式来塑造胡斐,即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加上“不为美色所动,不为哀恳所动,不为面子所动”,就人物的公式化程度上比起同期的梁羽生笔下人物可谓有过而无不及,而《神雕》后半部分对杨过的形象也予以改造,杨过成了万众景仰的“神雕侠”,并为国立下大功劳,后期武侠评论说小龙女绝情谷底死而复生是金庸对读者的妥协,个人感觉,真正的妥协怕是金庸重回侠之道路,至于后期又有评论说杨过是“道家之侠”,个人并不认同,鲜明个性,追求个性独立与人生自由,固然是道家思想,但道家思想能否等同于道家之侠,“侠”强调的是一种见义勇为、舍己助人的担当,为了追求个性独立与人生自由而放弃侠所应尽的基本责任,那么这时可否称之为“侠”?《神雕》中直至后期,杨过才成就“神雕侠”之名,但赢得这一名声,在于十六年间的行侠仗义,更在于书末为襄阳立下大功,而不是前期独立独行,惊世骇俗之举。如果基本意义的“侠”不能成立,那么道家之侠又能否成立?尤其是《神雕》中金庸为了表现创新,在杨过身上表现出许多极端化的行为举止,一定程度使得人物和情节显得不近人情,同时这些极端化的行为即使放在思想比较开放的今天也颇受诟病,何况在数十年前,因此个人以为早期的杨过个性理念具备道家思想,后期的作为已经在向郭靖看齐,这样将“神雕侠”称之为“道家之侠”未必确切。

    《神雕》、《飞狐》时期,金庸在“侠”的诠释逊色梁羽生,而探索个性独立与人格自由方面还未达到完全成熟,而这个时期的梁羽生,正处于武侠创作的巅峰期,《萍踪侠影》的巨大成就和影响自是不说,继《萍踪》之后在《新晚报》连载的《冰川天女传》,在保持侠义根基的前提下,在浪漫色彩上又进了一步,在人性化探索上,《冰川》中同样亦正亦邪的金世遗呈现出来的个性色彩丝毫不逊色于杨过,同样天仙脱俗,不落凡尘的冰川天女形象也不让于《神雕》的小龙女。《萍踪》之后,《大公报》连载的《散花女侠》,虽然整体成就不如《萍踪侠影》,但借助前传影响力的同时,作品本身也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独到之处。《香港商报》则连载足以同《雪山飞狐》交相辉映的中短篇武侠《还剑奇情录》,而后又推出历史性色彩最为浓厚的《女帝奇英传》,作品风格不同,但精彩不断。

梁羽生家园http://www.yushengbbs.net/bb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1

主题

3204

回帖

2万

积分

积分
24895
声望
21103 声
银两
52941 两
回帖
3204
精华
55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9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提高《明报》的销售,金庸于此期间在《明报》同时连载两部武侠小说,即在《神雕》连载的同时,先后在《明报》上连载《白马啸西风》、《鸳鸯刀》两部短篇,同时还邀请梁羽生在《武侠与历史》连载短篇《冰魄寒光剑》(笔名“凤雏生”),但无论是金庸还是梁羽生,这几部短篇作品在各自的武侠小说体系所占的地位都不高,就爱情而言,《冰魄寒光剑》同《白马啸西风》各有所长,而《鸳鸯刀》的成就一般。因此可以说,在这一时期的武侠创作上,无论是作品的数量、创作水准,还是影响上,梁羽生对金庸保持着一定的优势,一定程度也扼制住金庸的上升势头。

    《神雕》的连载即将结束之时,金庸的新作《倚天屠龙记》登场,根据资料,《神雕》创作的中后期,《倚天》的构思谋划已在进行中,同郭靖的“大侠”和杨过的“个性”不同的是,《倚天》的主人公张无忌以“平凡”为特点,这既是金庸在创作路上力求“创新”,同时也似乎是在前两部作品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吧?值得注意的是,张无忌这个“相对平凡”的个性似乎并不是一开始就形成的,连载版的张无忌,小时的聪明程度直追母亲殷素素,而在父母双亡之际内心世界又充满着仇恨,按照这个性格正常发展,很可能成为另一个杨过,甚至是早年杨过的加强版。但是随着书中情节的发展,之后的张无忌性格却来个180度的大转弯,变得善良易于受欺骗,这或许是金庸在创作中追求人物形象不同而做出的调整,这也使得张无忌的形象更让人感到亲切。同时,《倚天》无论是整体结构、故事情节、人物特色都比《神雕》更为出色,整部小说时间跨度长,从宋末至元末前后100年,小说篇幅长,人物多而形态各异,让人印象深刻,比起之前的作品,《倚天》整体水准上了一个台阶。同时《倚天》同《射雕》、《神雕》一起打造了一个“射雕三部曲”体系,三部作品人物、情节互有关联,但是主题不同、主角不同,三部曲连在一起,更进一步提高了作品的影响力。凭借《倚天》,金庸基本扳回了之前的劣势。

    与此同时,在《倚天》连载后期,1963年,金庸的《素心剑》(《连城诀》)连载于《东南亚周刊》,这部小说着重书写人性中的阴暗面,尤其是在金钱利益面前,所造成的亲情泯灭;在生死关头暴露的人性本质;在流言面前所造成的不信任,各种刻毒的阴谋诡计让人为之毛骨悚然,整部作品自始至终贯穿着一股阴冷的笔调,堪称这部作品最为独到之处。当然也正是这个特点,在暴露阴暗方面多少有点刻意的痕迹和过火之感,而且整部作品在精彩程度也稍逊。

    当然这个时期的梁羽生也处于创作的黄金时期,面对《倚天》的咄咄逼人之势头,梁羽生也应对自如。《冰川天女》传连载结束后,前后经过近一年的准备,在《新晚报》连载了《冰川》的续集《云海玉弓缘》,《云海》的主要人物无论形象、个性色彩方面不弱于《倚天》,特别是几名主角的对比,《云海》似乎还要胜出一筹,但是配角方面则明显逊色。就书中的爱情描写,《云海》也更为深刻,更为出人意料,尤其是作品连载过程中,围绕着金世遗最终的选择,不仅读者意见纷纷,甚至连作者也有点犹豫不决,更增加这段爱情的魅力;而在作品的内容情节方面比较,《倚天》又远比《云海》生动,特别是《云海》的前半部分,内容情节更显得明显不如,后半部分凭借着三场“旷世之战”,大大增强了作品的精彩程度,但同《倚天》相比,还是略有不如,且《倚天》由于篇幅较长,作品内容大,每每风云突变,奇峰突起,这方面是《云海》所不能相比,不过话说回来,《倚天》中也出现为追求情节变化之奇特,而多少忽略了基本的合理性,造成一些无法自圆其说的情节,后期金庸虽经二度修订,但是仍难以完全弥补这些漏洞。相比较之下,《云海》在情节上基本没有出现明显破绽,情节发展有水到渠成之感,总的来说,《云海》在作品水准上足同《倚天》相提并论。

梁羽生家园http://www.yushengbbs.net/bb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1

主题

3204

回帖

2万

积分

积分
24895
声望
21103 声
银两
52941 两
回帖
3204
精华
55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9
 楼主| 发表于 2014-12-9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与此同时,在《云海》连载期间,梁羽生在《大公报》的《联剑风云录》,《香港商报》的《女帝奇英传》都在同时连载中,这个期间,《云海》、《联剑》、《女帝》同时创作,涉及唐、明、清三个朝代,跨度一千余年,风格也各不相同,《女帝》是浓浓的历史背景下抒写一段爱情悲剧,《联剑》是正邪之争中展示爱情的真谛和忧伤,《云海》则是在邪派对正派的一场猛烈的冲击中还有着那段百年也说不清的爱情故事,三部不同风格的作品,三段不同的爱情故事,尽管受欢迎程度不同,读者接受也有差别,但都表现极高的创作水准。而在《联剑》的连载结束之后,梁羽生在《大公报》连载的《大唐游侠传》,又将“侠”字解读得淋漓尽致,而全书的结尾更是堪称武侠作品的经典,那份慷慨悲壮让人为之热血澎湃而又为之泪下。

    1963年9月2日,《倚天》结束在《明报》上的连载,截至这个时间点,金庸共创作小说10部,其中短篇3部(《雪山》、《白马》、《鸳鸯》),中篇1部(《连城诀》未确实是否已经连载结束),中长篇2部(《书剑》、《碧血》),长篇3部(《射雕》、《神雕》、《倚天》)。梁羽生已完成小说14部,其中短篇3部(《塞外》、《冰魄》、《还剑》),中篇2部(《龙虎》、《草莽》),中长篇9部(《七剑》、《江湖》、《白发》、《萍踪》、《冰川》、《散花》、《女帝》、《联剑》、《云海》),另有2部小说的连载正在进行中,分别为《冰河洗剑录》和《大唐游侠传》。

    通过对两位先生于1963年9月之前的作品比较,多少可看出,金庸在长篇作品比较出色,而梁羽生更擅长于中长篇作品;金庸作品更喜欢探索“人性”,特别是表达“复杂且不完美的人性”,而梁羽生作品更着重彰扬“侠气”,金庸小说长于配角和反角的刻伐描写,梁羽生在主角方面的塑造更胜一筹。金庸长于小说情节,每每出人意料并带有幽默色彩,而梁羽生长于文学修养和文字水平,尤其是诗词、对联方面运用远远胜出。金庸作品在整体结构上胜出,而且在系列小说的打造方面更是胜出,而梁羽生则在作品细微处的雕琢功夫更深。金庸小说精彩程度较高,而梁羽生则在爱情描写尤其是爱情悲剧方面胜出。在情感描写中,金庸较为煽情,特别是擅长抒写极端化的情感,而梁羽生更为温和,往往于平淡中达到流露出真正的情感,因此金庸小说更为让人激动,而梁羽生小说更加让人于读后回味。其它在武功方面,两人都有各自独到之处,降龙十八掌和天山剑法同样享誉江湖,金庸擅长于拳掌和上乘武学秘笈,先后有“百花错拳”、“降龙十八掌”、“黯然销魂掌”、“九阴真经”、九阴真经“等闻名于世,而梁羽生擅长于剑,”“太极剑法”、“天山剑法”、“玄女剑法”、“双剑合璧”、“冰川剑法”等广为人知,相比较而言,金庸笔下的武学花样多了一点;在历史方面金庸有宋元风云和明末悲歌,梁羽生则有“土木堡之变”、“明末三大疑案”和“武后临朝”,就几部历史背景较为浓厚的作品相比较,在运用史料方面称得上各有所长。在作品的银幕传播方面,这时的梁羽生还要更广一些。总体而言,两人在侠坛上可算是平分秋色。


    而后来名闻侠坛的古龙,此时的创作尚停留在《剑客行》、《飘香剑雨》、《剑玄录》等早期的作品中,其成就不仅比金梁远逊,即比之台湾闻名的卧龙生、司马翎、诸葛青云相比较,也是颇为不如。

梁羽生家园http://www.yushengbbs.net/bb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1

主题

3204

回帖

2万

积分

积分
24895
声望
21103 声
银两
52941 两
回帖
3204
精华
55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9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0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smsjsmsj 发表于 2014-12-10 20:38
几个年代问题。
1963年,古龙开始了两部(较之前)突飞猛进的作品的写作,一部是《怒剑狂花》(《情人箭》 ...

感谢SMSJ兄的指教.兄是这方面的专家,请多提出批评意见.
梁羽生家园http://www.yushengbbs.net/bb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1

主题

3204

回帖

2万

积分

积分
24895
声望
21103 声
银两
52941 两
回帖
3204
精华
55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9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1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龙—狂侠时期

    1963年9月3日,在《倚天》的连载结束后,金庸的新作《天龙八部》在《明报》和《南洋商报》同时连载,自《射雕》开始,金庸的创作方向上基本以长篇小说为主流,而以中短篇小说为补充;《射雕》之后,创作重心从书写“侠义”转向探索人性,尤其是人性中的灰暗一面,同时力求每一部作品的主题都有所创新,同时随着作品篇幅不断扩大所带来的作品时空宏大、人物众多、情节曲折多变的特性,而《天龙八部》正是沿着这条道路所创作的一部成功之作。整部作品涉及大宋、辽国、西夏、吐蕃、大理五国,时间跨度三十年,作品书写了三位主角,牵涉到的人物众多,线索复杂,作品内容既表现了人类的权力的贪婪、对情欲的痴迷等,整部作品追求表达出一个“无人不冤,有情皆孳”的主题,同时通过佛法对沉迷于权力、情欲中人进行拯救;作品人物丰富,个性特点突出,除了打出旗号的“四大恶人”外,还有丁春秋、鸠摩智及后期的慕容复,可以说是将罪恶写至极致。作品在哲学、内涵、人性、情节方面均有独到之处,因此作品问世后获好评如潮。当然,《天龙》也并非完美无缺,连载时间跨度太长、人物众多,带来的许多情节方面的矛盾和无法自圆其说,同时由于作品涉及到三名主角,在结构上不免松散,笔力也不免有强有弱,总的而言,以萧峰的故事最为精彩,感染力最强,而“段誉篇”、“虚竹篇”相比较不免稍弱,尤其是“虚竹篇”充满着神怪色彩,显得过分离奇,其整体水准不算太高。即便是萧峰部分,也有许多不合常理的内容情节,同时个人感觉阿紫和游坦之那段带有SM色彩的情节基调也不是很健康。

    创作《天龙八部》时期,金庸同《大公报》为首的左派报刊已全面交恶,双方之前就“逃港风波”、“核子事件”等话题已进行过多番论战,在这场论战中,金庸与《明报》成了大赢家,整个报刊的发行量、知名度都大幅度提高。金庸在《天龙八部》创作中也多少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这种复杂的时代背景下的一些个人心态带进了作品之中,于是有了萧峰在聚贤庄与旧日丐帮兄弟干杯断义、生死搏杀,数名昔日的生死知交即死于聚贤庄一役。客观地说,聚贤庄一役萧峰多少有被迫和自卫成份,但毕竟无数生命因此而丧生,对这一悲剧应“反思”而非“刻意渲染”,在创作中过于追求视觉效果和制造哄动效应,以最大限度调动读者的情感,既是金庸创作中的一大优点,但似乎也是一种缺陷。当然尽管作品存在缺陷,但是《天龙》结尾部分的创作堪称绝笔,通过萧峰选择自我牺牲而赢得两国数十年和平使得整部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完成了升华。

    面对《天龙》这样的宏篇巨作,梁羽生在最初阶段同样还是应付裕如。同时《天龙》的开篇部分也不算特别精彩,除用“不会武功”的段誉作为主角写出如许新意外,其余的仍不脱武林争霸(无量剑与神农帮)、跳崖奇遇等章段,至段誉、木婉清被四大恶人所掳之前,整个情节都不算特别精彩。而这时梁羽生的《大唐游侠传》正写至高潮部分,“安史之乱”的历史悲剧、浴血睢阳之慷慨壮烈的悲歌更堪称武侠之绝笔,辅以《云海》的续集《冰河洗剑录》,书中引入的邪教、异域、怪兽、神鹰等比较新鲜素材,双方基本上还是一个旗鼓相当、各有所长的局面。

梁羽生家园http://www.yushengbbs.net/bb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1

主题

3204

回帖

2万

积分

积分
24895
声望
21103 声
银两
52941 两
回帖
3204
精华
55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9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4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1964年6月14日,《大唐》在《大公报》的连载结束,11天后,6月25日是,《大公报》开始连载《大唐》的续集《龙凤宝钗缘》,本作梁羽生似有意改变创作主题,即从《大唐》的“侠”到《龙凤》的“情”,从书写为国为民的大侠转变为描述乱世姻缘儿女的故事,或许这个时候已经有了打造“大唐三部曲”的初步构思,这当中是否有几分受到“射雕三部曲”的成功之影响?


    在转变主题的思路下,《龙凤》确实也是写出了几许新意,但是这时连载的《天龙》已渐入佳境,萧峰的命运牵动人心,兼之内容情节跌宕起伏,扣人身弦,与之相比,《龙凤》明显是器局偏小,也未有扣人心弦的矛盾冲突,其中一个原因是梁羽生不喜创作极端化的人物,虽然《龙凤》一开始通过几场误会来书写“乱世姻缘多阻滞”,但是这些阻滞毕竟又都是小误会,未能制造出更大的矛盾冲突,不免使得整部作品的精彩程度稍逊。而《冰河》尽管加入了许多新鲜的素材,但是对比前传《云海》劣势明显,同《天龙》相比,《龙凤》加《冰河》仍然不足对抗。也正在这时候,一部宏篇大作《挑灯看剑录》(《狂侠天骄魔女》)在《香港商报》开始连载,时间在《龙凤》开始连载5天后,即1964年7月1日。

    《狂侠》在创作主题选择上是梁羽生最为擅长的书写“为国为民,抵御外敌”的侠士、选择金主完颜亮意图吞并南宋半壁河山的历史大背景,在主角选择上以其所擅长的“女侠”为主角,配以“狂侠”、“天骄”两大个性特点突出的侠士,以打造出一部之前从未有过的鸿篇巨制,在这篇作品所运用的各种素材看,梁羽生对这部作品是寄予期望的。至于作品同连载中的《天龙八部》年代相近,所书写的一些矛盾冲突也不无相通之处,就创作心态而言是否多少存有一点争竞之心就不得而知。另值得一提的是,或许在《狂侠》中倾注的心力过大,致使《冰河》、《龙凤》的内容情节精彩程度不免稍逊,因为同时创作的作品,构思的东西要分散使用,《狂侠》的重视程度较高,好的构思多少会优先用于《狂侠》之中。

    同《天龙》的开篇稍显明淡相比,《狂侠》的开篇精彩程度较高,“耿秦两家”的血案之谜局、耿照的南归途中引出了主角蓬莱魔女,随后是狂侠、天骄及反面人物玉面妖狐、公孙奇,当中又夹杂着“真假妖狐”之谜团,整个故事情节精彩且结构严谨,主线不乱,人物形象突出。尤为难得的是,这时期梁羽生在创作中仍然能够保持同时创作的三部作品主题不同,《冰河》讴歌和平,《龙凤》突出爱情,《狂侠》抵抗侵略,且每部作品都保持着相当的水准。这样,以《狂侠》为主线,辅以《冰河》、《龙凤》,梁羽生基本还能稳住一个争竞的局面,特别是《天龙》在萧峰故事之后的“虚竹篇章”,笔力减弱,而期间又有倪匡代笔,使作品流于神怪化,导致整个创作中出现一个明显的脱节,而《狂侠》呈渐入佳境之势,如能按照这个势头发展,《狂侠》整体创作水准当能与《天龙》一争高下。

梁羽生家园http://www.yushengbbs.net/bb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1

主题

3204

回帖

2万

积分

积分
24895
声望
21103 声
银两
52941 两
回帖
3204
精华
55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9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龙》连载的后期,《新晚报》的《冰河》连载结束,紧接连载的《风雷震九州》虽然尝试以“反面人物”为主角,但是创作方向未能继续沿着之前是的《冰川》、《云海》、《冰河》偏于浪漫主义的笔调,而是回到“抗击侵略,抵御暴政”的主线创作之中,可以看出,从《风雷》开始前后4年间,梁羽生的创作主题出现偏于单调的局面,基本不脱“抗击侵略,抵御暴政”的主线,直至1969年7月1日,《新晚报》开始连载的《弹铗歌》(《游剑江湖》),这个格局方多少有所好转。至于其中原因,只要看看这个时间段,1965年9月至1969年7月,多少都会明白其中原因之所在,在此就无庸赘言。正是自《风雷》的连载开始,《天龙》进入全书的结尾部分,少室山之役将之前三名主角段誉、萧峰、虚竹集中一起,共同将故事情节推向结尾,而这部分情节是全书的高潮,少室山一战、“带头大哥”之谜、佛法化解恩怨、西夏驸马之争、段誉身世之谜等章节一浪接着一浪,其精彩程度、激荡人心之处可说是超过之前金庸的任何作品,堪称武侠世界的绝笔。


    在此期间连载的《风雷》、《龙凤》、《狂侠》,其中《风雷》在主题上同《狂侠》近似,但是以反面人物作为主角,在设定上也表现出相当的创意,而《龙凤》自始至终保持着清新舒缓的风格,也有其独特之处,《狂侠》还保持着相对高的创作水准,按照时间推算,差不多进入采石矶之战这个高潮。但是尽管“采石肌之战”章节称得上武侠中的精彩之笔,同《天龙》结尾部分对比仍有明显的差距,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出现的人物过多,人物走马灯的出现尽管显得热闹,但是笔力兼顾不足,多少削弱了人物的感染力。特别是狂侠、天骄误会的“小孤山之役”,称得上是一处亮点,但之后随着情节的发展让人感到可惜的是无论是人物、历史、爱情的发掘深化上都显得不足,同《天龙》中“段誉身世之谜”、“萧峰的自杀”相比较,其差距是明显的。这个时期在各自的武侠创作中,金庸开始取得相当的优势,当然这时凭借着《狂侠》的精彩、《风雷》的设定和《龙凤》的清新,梁羽生多少还能抵挡住金庸的攻势。也正是在这一时期,金梁武侠创作路上,也是整个香港武侠坛上一件影响很大的事出现了,即是《金庸梁羽生合论》引发的一系列笔战。


    金梁合论


    1966年初,《大公报》副编辑的罗孚创办《海光文艺》,为扩大刊物的影响力,遂想借助武侠小说的热潮,以吸引更多的读者,于是请来梁羽生以佟硕之的笔名在《海光文艺》的创刊号上发表了近两万字的《金庸梁羽生合论》(下称《合论》),由于《合论》篇幅长,前后连载了三期。之后是金庸在第四期发表《一个“讲故事人”的自白》作为回应,而梁羽生又在第五期发表《著书半为稻粱谋》再次回应金庸。《合论》发表时,梁羽生的《风雷震九州》、《龙凤宝钗缘》、《狂侠天骄魔女》的连载正在进行中,金庸的《天龙八部》应该是连载至三名主角段誉、萧峰、虚竹少室山会合之后的章节。

梁羽生家园http://www.yushengbbs.net/bb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1

主题

3204

回帖

2万

积分

积分
24895
声望
21103 声
银两
52941 两
回帖
3204
精华
55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9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8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论》长达两万字,基本以一个第三者的姿态对金庸和梁羽生的武侠创作进行了一番比较,找出异同,品评优劣,因此《合论》更应看作梁羽生替罗孚进行的“抓刀”之作,文章的主要观点论据更多是站在罗孚的立场所提出的,为了使读者更加相信文章作者为罗孚,文中更是抛出了许多似是而非的观点,特别是梁羽生在第五期发表《著书半为稻粱谋》文中,以梁羽生自己的身份,对《合论》提出的部分观点予以反驳,因此如果不了解这段历史,乍读此文,即使是比较熟悉梁著作品的读者都未必会相信文章为梁羽生所作。当然文章毕竟出自梁羽生之手,因此文中的许点应该还是代表他本人的意见,如多年之后,他曾就《合论》表达出“他当年所提出的一些观点还是站得住脚的。”本文仅就《合论》对金庸提出的批评意见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合论》开篇提出了“近十年来港台东南亚各地武侠小说大兴,开风气者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同时将金庸放在梁羽生前,称之金梁,以其时在武侠坛的地位和取得的成就而言,此举足以表现出梁羽生的谦虚低调,更在武侠小说创作定位上予金庸以极高的评价。接着在两人的作品风格定位上,《合论》言金庸是“现代的洋才子”,梁羽生则有浓厚的中国“名士气味”;两人都“兼通中外”,金庸接受西方文艺(包括电影)的影响较深,梁羽生则受中国传统文化(包括诗词、小说、历史等等)的影响较深;金庸的故事情节变化多,每有奇峰突起意想不到之妙,梁羽生则写作手法比较平淡朴实,虽有伏笔,却不够曲折离奇。这个评论基本也是中肯的。接着文章从情节、武、侠、情等方面对梁羽生和金庸的作品进行比较,对梁金已连载作品基本做到有褒有贬,最后是总结文章。《合论》是第一篇系统研究香港“新派”武侠小说的学术文献,对武侠小说的研究而言,自然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即使在金庸名满天下的今天,许多武侠评论家在谈及《合论》时依然认可其价值。


    后期梁羽生因《合论》而受到攻讦,主要是文中对金庸作品批评部分,《合论》对金庸的批评,梳理起来主要是以下几点:“一、情节变化多,但往往情理难通,举例《神雕侠侣》、《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二、有文学常识性的错误,举例《射雕英雄传》;三、武功神怪化,举例《天龙八部》;四、正邪模糊,举例《天龙八部》;五、爱情描写的水平较低,举例《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摘自私家侦探所作《梁羽生评传》)


    以上批评观点,抛开政治立场,个人认为大部分还是成立的,文中所提出的“小龙女被强奸”这一章节反而不是十分恰切,但是《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许多不合情理的bug都是显而易见。至于“宋代才女唱元曲”也是明摆着的,附带着的金庸诗词、对联水平不高也是事实,后期许多的读者替金庸辩护时往往提出金庸用作《天龙八部》回目的五首词如何好,《倚天》的回目水准也不低,以证明金庸在诗词上的造诣。但不好意思,这些都是金庸后期修订作品的时候加上去的,而且即就《天龙八部》回目五首词,同梁羽生的诗词作品相比较,也是逊色许多。其它的正邪模糊、武功神怪化、爱情描写方面则是见仁见智。就个人感觉,武功神怪化多少属创作风格的问题,同偏于写实没有高下之分,除了天山童姥那门返老还童的武功多少有点扯外,其它都属可接受的范围,包括吸人内力为已所有的“北冥神功”,不过由于这样的武学较能使人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从“菜鸟”到“高手”的转变,因而被人竟相效仿,后期可说是用得比较滥,故一定程度上可说是开了一个不是很好的头。爱情描写方面争议较大,但至少上梁著爱情题材较为丰富,特别是爱情悲剧方面写得较成功也是事实。至于最令人诟病的“正邪模糊”观点,站在梁羽生的立场来说,提出这个看法也是可以理解的,就个人感觉而言,至少《倚天》、《天龙》在创作中多少存在过于突出罪恶产生的根源,而忽视罪恶的真实存在这样的倾向,如谢逊、叶二娘、萧远山作恶多端,最后都得到作者的宽恕等都是较为典型的例子。另外就私家侦探所提出的《合论》以《射雕英雄传》为褒贬金庸的界线,个人认为《射雕》之前的作品是金庸处于左派阵营所发表的作品,这部分作品同梁著的较多的契合之处,而脱离左派阵营之后,由于作品的创作方向及写法的不同,因而对同一问题的认识产生差异也是必然的,因此站在梁羽生的角度,必然对《射雕》之前的作品有更多的认同,对《射雕》之后的作品较有异议,这也是可以理解的。私家侦探可以说是个人最为佩服的梁羽生评论家,不过个人不怎么同意他对《合论》定格为“一篇具有深刻政治寓意的攻讦文字”。除了前文所提到的一些意见之外,毕竟从罗孚约稿的出发点也好,梁羽生评论的内容也好,都看不出存在“攻讦”的主观意思,就这个问题,个人更为认同罗孚所给出的解释。

梁羽生家园http://www.yushengbbs.net/bb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1

主题

3204

回帖

2万

积分

积分
24895
声望
21103 声
银两
52941 两
回帖
3204
精华
55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9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9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论》发表之后,金庸应罗孚之邀在《海光文艺》第四期上写了一篇两千多字的《一个“讲故事人”的自白》作为回应。文中针对《合论》提出的金梁为“新派武侠两大名家”的定位,金庸回应是自己只是“一个讲故事人”,而梁羽生是严肃的“文艺工作者”不同,金梁不能并列;就《合论》中提到的“正邪模糊”回应“艺术主要是求美、求感动人,其目的既非宣扬真理,也不是分辨是非。”以《红楼梦》的贾宝玉同时与林黛玉、薛宝钗等多名女性密切交往,莎剧麦克白斯的“弑君篡位”与希腊悲剧《伊迪普斯》主角“杀父娶母”等例子说明艺术追求的是惊心动魄的人性激荡,而非道德追求;就旧诗词方面干脆说“完全不会”,而不是“非其所长”;就“宋代才女唱元曲”提出元曲多源自唐宋古曲,另外在戏剧小说中完全可以引用曲目唱词,任何历史小说所用的语言都是现代语言;就段誉与萧峰的批评直指“批评错了”,小说结局非批评者所料不同,最后带着讽意地说:“要古代的英雄侠女、才子佳人来配合当前形势、来喊今日的口号,那不是太委屈了他们么?”


    《讲故事人》对《合论》做出的回应,从文章开篇处则将作品探讨带入左右派立场之争,显得意气成份大于交流成份,在金庸眼中,《合论》是对其进行的政治攻讦,因而《讲故事人》开篇就带着浓浓的火药味,即以“文艺工作者”的讥评梁羽生作品的政治印记,而自居于大众化的位置,将两人的关系对立起来。此后的字里行间更是夹枪带棒,寸土不让,最后讥评梁著是以古装的面目宣扬左派政治理论。综观全文,金庸主要抓住梁著作品的发表于左派刊物进行攻讦,以文学作品无善恶论攻击梁著作品,字里行间直指梁著作品并非真正文学,而是政治宣传品。相之《合论》多少带着交流探讨的性质,《讲故事人》显然将其之前与对左派报刊的政治论战带到武侠小说论战中。至于金庸提出的批评成立与否可以探讨姑且不论,但是就个人但是金庸作品未必没有这方面的现象。“要古代的英雄侠女、才子佳人来配合当前形势、来喊今日的口号,确实是太委屈了他们么?”那么在之后的《笑傲江湖》,要古代的人,配合当前形势,充当红卫兵和极端左派分子,就不委屈他们了?单就武侠小说研究价值而论,《讲故事的人》价值远不如《合论》。


    《讲故事的人》之后,梁羽生再作一篇《著书半为稻粱谋》,让《海光文艺》第五期发表。文章开篇引龚定庵诗“少小无端爱令名,亦无学术误苍生。白云一笑懒如此,忽遇天风吹便行”。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以上诗在梁著作品中亦时常出现,足见梁羽生对其喜爱,但也表达了梁羽生内心深处一种无奈的心境。《稻粱谋》文开篇以梁羽生身份说明其走上武侠之路的因由,以无意踏足江湖,写稿仅仅是他的谋生手段,另就合论提出的“梁著西方的影响,抛掉也不可惜”的观点进行反驳,指出在小说创作中对外来的影响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就《合论》批评其武功描写走向神化,则以无伤大雅作为回应;最后对《讲故事人》给他戴上的“文艺工作者”、“以小说来灌输一种思想”的两顶帽子,则以金庸早年写过的《论批评武侠小说的标准》中认为第一个标准就是“主题思想”,展示金庸在创作中同样在表达“主题思想”,而并非纯粹“讲故事”,而金庸《讲故事人》提到的所欣赏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诗句仍然表达一种思想,从而将这两顶帽子原封不动返还金庸,同时认为这种思想是一种鼓吹对暴政压迫反弃抵抗,最后以:“我只求我的武侠小说是杯白开水,没有养料,能给读者解渴也就于愿已足”结束全篇。


    《稻粱谋》以因缘际会从事武侠创作,以作谋生需要,对《讲故事的人》认为其武侠作品是政治宣传物作出反驳,另外对《合论》的两个观点也进行了适当的反驳,最后以金庸的文章反驳《讲故事的人》抛过来的“文艺工作者”、“以小说来灌输一种思想”,达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效果。

    《合论》的发表,对梁羽生来说确是吃力不讨好之举,发表之后即在《大公报》高层受到批评,与金庸的交情与交往也在很长的时间中处于中止状态,乃至在八十年代末又受到以倪匡为首的金庸粉丝团的攻击,《合论》成为了其一生一大心结,之后一直避谈此事,但个人还是认为梁羽生在创作《合论》问题上,还是以公允、严肃、认真的态度进行评论的。
梁羽生家园http://www.yushengbbs.net/bb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1

主题

3204

回帖

2万

积分

积分
24895
声望
21103 声
银两
52941 两
回帖
3204
精华
55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9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1 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smsjsmsj 发表于 2014-12-20 23:06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样的千古名句,梁羽生先生的看法与众不同,他认为张养浩是汉人却做异族蒙古 ...

我的看法,“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诚然为千古名句,但其表达的思想也不是没问题,
其潜在思想既有一种消极不作为,同时还容易被别有用心者引用以抹杀行为的正义与非正义,
别的不说,我在昆仑吧就经常看到梁萧迷用这句话为梁萧“助元灭宋“行为辩护
梁羽生家园http://www.yushengbbs.net/bb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园基金|梁羽生家园 ( 鄂ICP备16023429号-1 )

GMT+8, 2024-3-29 21:14 , Processed in 0.07812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