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红叶令主

[梁羽生手笔] 亦狂亦侠 能哭能歌——怀念百剑堂主陈凡

[复制链接]

1059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武林盟主

折腾梁迷平台的

积分
45704
声望
37012 声
银两
508911 两
回帖
11878
精华
11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4-24

宣传大使书编十年坚守同心圆

发表于 2014-5-28 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全部完结了吧?

鉴于梁羽生散文也整理完了,梁著家园算是齐整了
家园还有哪些密码不记得人可以找我还原密码232790139@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08

回帖

1236

积分

声名鹊起

积分
1236
声望
920 声
银两
17999 两
回帖
108
精华
4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13-4-17
最后登录
2021-2-7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5-29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公手笔】澳大利亚的中国移民文学

澳大利亚的中国移民文学
【本文收录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笔花六照增订版,丙辑卅四篇第卅。到这一篇,笔花六照增订版也就补完了。】




        澳大利亚(Australia)居民来自世界各国的一百四十多个民族,历史很短,不过二百一十年。澳大利亚文学太年轻了。澳大利亚和中国不同,它并无多少本土的文学遗产可以继承。澳大利亚的土著(Aborigine)虽然也有他们的文学艺术,但对之有研究的,恐怕只是少数的民俗学家。谈不到什么影响。澳大利亚文学“基本上”也可说是“移民文学”(最大的影响来自英国,但越到近代其多元化的现象就越显著)。移民文学一方面和母国的纽带相连,一方面受到所在国的文化浸润,故本文虽然侧重于谈“中国的”,但对“澳大利亚的”也不能偏废,而且得先从主流的移民文学谈起。




        著名民歌的移民精神


        澳大利亚最出名的一首民歌叫Waltzing Matilda,用节拍极快的舞曲唱出一个浪人的故事。妙的是,不但这首歌的诞生地说法不一(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新南威尔士和昆士兰都争着“认头”),其来源更加引起国际争夺。英国人说歌曲是来自英国的一首民谣,苏格兰人说是来自苏格兰土风舞调子改编的进行曲,还有法国、德国和美国也都有人说是来自他们的本国民谣。从歌曲的名字推断,似乎以来自德国的较为可靠。浪人在旷野里独自抱着行李卷跳舞叫做Waltzing Matilda。行李卷,英国俗语叫Swag(旧日的澳大利亚内陆浪人多是头戴毡帽,背负行李卷,故“澳大利亚英语”称之为Swagman),澳大利亚浪人把它女性化昵称作matilda,则是当时(十九世纪后期)的德国移民所引起的。曲词较快,结局却是悲剧,那个“快乐的浪人”最后是因偷羊拘捕而投湖死的。据说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经过“浪漫化”的改编。一个德国移民在昆士兰牧场剪羊毛,由于抗议不合理待遇,带头把工棚烧掉,结果被警察枪杀在一颗大树下。作者把故事的主角改成偷羊的浪人,浪漫的气氛加浓,悲剧的色彩淡化。不过他描写的那个独往独来,追求自由,不肯屈服于权势的“乐天浪人”却是栩栩如生。
        这种“移民精神”,其来有自。原来澳大利亚的第一批移民,就是英国来的囚犯。十八世纪,英国习惯将囚犯放逐海外,初时的目的地是北美洲,至一七七六年美国宣告独立,英国必须另找放逐囚犯的地方,结果选中了澳大利亚。一七七一年,英国的曲克舰长(Captain Cook)发现澳大利亚东海岸,登陆在今天悉尼的“植物湾”(Botany Bay)。之后英国决定以澳大利亚为囚犯充军的地方,由费力舰长(Captain Fleet)带领军队押解第一批囚犯来到澳大利亚。登陆于悉尼的环形码头(Circular Quay),那天是一七八八年正月二十六。自此那一天就被定为“澳洲日”(Australia Day),亦即澳大利亚的国庆日。那些囚犯,其中不少人是政治犯,极具知识和专业水平,包括有医生、律师、建筑师,等等。因此,要求“自我解放”就是原始的移民精神,至于放荡不羁,则其“余予”也。创造财富,开辟新天,才是他们共同的愿望。


        为何那样沉重


        今日的华人移民和当年的囚犯移民,当然绝不相同,和其后从各地来的浪人移民亦有很大分别,但其移民精神则可说是一脉相承。
        有相同也有相异,相异之处也许更加突出。例如像Waltzing Matilda那样轻快的调子,在华人的移民文学就似乎比较少见。悉尼有份中文杂志曾经出题请作者讨论“中国人怎样才能活得像澳洲人那样潇洒自在”,何以华人的移民文学显得比较沉重?我想恐怕是因为他们所背负的历史包袱也比较沉重之故。
        近百年来的中国正是处于历史剧变的时代,风云动荡,有大喜亦有大悲。从中国来的移民,尤其是经过“文革”的中年这辈,恐怕很少是身上没有“历史的伤痕”的。香港来的陈耀南教授赋诗道:“丹枫皓雪景常新,袋鼠荒原亦可亲。传语仲宣休揾泪,他生谁选作华人。”结语云云,当然是书生的愤慨语,并非作者真的不想作华人。但孰令置之,恐怕要那“史无前例”的十年负责了。
        从北京来的老作家黄苗子说的更加全面,国内作家李辉为苗子、郁风夫妇写了一本传记,书名《人在漩涡》,苗子因而填了一首《客中自嘲》的词,调寄《金缕曲》。


        好个书呆子,笑平声摸爬滚打,在漩涡里。八十五年真白活,剩下几碓破纸。也不怪张三李四,不怪天官悭赐福,更不该错怪先皇帝。怪只怪,耽文艺。蝴蝶梦中家万里,总不甘考拉(koala,树熊的英语读音)袋鼠,陪他一世。乌鹊南飞曹孟德,咱俩共尝滋味。曾几见豪门别墅,问舍求田心力歇。叹长安居也真不易,缺则缺,人民币!


        尽管“平生摸爬滚打”,身上满是历史伤痕,但一旦移居海外,总不免有去国怀乡之思,“蝴蝶梦中家万里,总不甘考拉袋鼠,陪他一世。”可说是道出了澳大利亚移民的心境。




        文化冲击


        “文化冲击”(Cultural Shock)是移民文学的热门题材,在澳大利亚的华文作家,如黄惟群的《不同的世界》、张奥列的《悉尼写真》与《澳洲风流》都曾在许多方面,描绘出在文化冲击下的新鲜感受。例如在《未成年少女》这篇小说中,奥列就有很精彩的描写。母亲不满意女儿的暴露,不满意女儿要带男友回家,打了她两巴掌,结果女儿把警察叫来了。母亲向校长投诉,校长说不能管学生的私事。尊重“隐私”,这是西方文化;大多数中国人恐怕还是没有“隐私”(Privacy)这个观念的。
        文化是生活方式的整体表现,冲突往往是由于不能接受对方的生活方式所致。香港来的女作家梁绮云的《澳洲风情画》一书,对于澳大利亚主流社会的风土、人情、生活、心态,等等,有相当全面的描绘。




        华人的奋斗史


        移民文学的另一个热门题材是华人在澳大利亚的奋斗史,那可真是在生活中的拼搏了。这类作品可以李承基的《第二故乡》与刘观德的《我的财富在澳洲》作为代表。李承基是老一辈作家,今年已八十多。《第二故乡》写其父李运周在澳大利亚创业、在上海经商的故事,极富传奇性。李父本是一个农村的失学少年,在澳大利亚奋斗的结果,学问事业两皆有成,能说牛津口音的英语,且成为旧上海四大公司之一新新公司的创办人。刘观德则是从大陆来的新进作家,《我的财富在澳洲》,写的却是“打工仔”(新移民身份)的故事。两本书的主角际遇不同、背景有异,但都有其时代意义。
        要说明的是,澳大利亚的中国移民文学丰富多彩,我的所知有限,挂一漏万,定所不免。这里所谈的也只限于已经出版的文集,没提及的也不表示它不够精彩。


                                                                                     一九九九年六月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园基金|梁羽生家园 ( 鄂ICP备16023429号-1 )

GMT+8, 2024-4-24 11:13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