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320|回复: 26

纳兰容若与冒浣莲(xiaoyu5767_cn)

[复制链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89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89
声望
6058 声
银两
28703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1
发表于 2010-7-7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天山游龙 发表时间: 2004/07/29 14:59


纳兰容若与冒浣莲

作者: xiaoyu5767_cn  发布于: 13:17:55 7 月 29 日

(原载梁羽生俱乐部) 

《浣溪沙》

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断肠人去自经年。   一片晕红疑着雨、晚风吹掠鬓云偏,倩魂销尽夕阳前。

这首词自然是纳兰容若所作,为谁而作?有人说是他曾痴恋过自己的表妹,可惜后来那位表妹幸蒙龙恩,被康熙要去当妃子,此词是为她。亦有说是为一个乍睹疑仙,思之不忘的无名民女所作……即然大家都说不清,这场苦恋的根源就一直悬着,梁羽生最后忍不住了,拂拂袖子,郑重的告诉大家:此词是为小女冒浣莲所作,天山七剑之一的冒浣莲。

信也不信?我是宁愿相信,多年后重读《七剑下天山》,竟被这段若有若无的故事感动到夜不能寐,闭上眼睛,那对神清骨冷的人儿想要并绺驰骋,一起在草原上看星星的场面总是浮现眼前(当然,他们没看成,所以我才夜不能寐),另有凌未风与刘郁芬“天山赏雪,钱塘观潮”的誓言及“假若再见到我幼时认识的那少年,便要与他一同去钱塘江畔再听一回潮声,听听潮声,也看看被潮水冲去的往事……”英雄儿女隐天山,读罢此书,所有的武打都淡忘了,留下的竟是无尽悲凉,就全书而言,最精彩的还是冒浣莲与纳兰容若,酸就酸吧,评一下他们。

先介绍主要人物: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清贵公子,康熙御前带刀侍卫(错了,带刀侍卫是小宝,他只是侍卫,不带刀),亦会骑射,康熙出行,总爱令他随驾出征。纳兰词名盛极一时,花间小词凄婉哀怨,冷峭绝伦,一些边塞词也写的极好(今古山河无定数,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等等,总之好词极多),当时名震海外,高丽人惊叹:“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王国维更是有言曰“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本文不是评他的词,不多讲了。但纳兰的身世与他的性格大有干联,不得不提一下。

满州统一前,有三部势力最大,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建州女真后来出了位人物努尔哈赤,“定国制,禁悖乱”,渐渐崛起于三部之间。而纳兰容若的先祖“叶赫部”(叶赫纳兰氏)便是海西女真中最大的一个部落,势若鼎足,战争少不了,一场火拼后,努尔哈赤于白山黑水间大败敌兵,收服叶赫部,将海西女真吞并,纳兰容若的高祖便死在那场大战中。入关后,大家都是八旗子弟,过去的恩怨便算了,皇帝待他叶赫部不薄,但祖先的血泪在纳兰容若的心中终是一种隐痛,在祖先战死之地凭吊时,他曾写道:“剩得几行青史,斜阳下,断碣残碑。年华共混同江水,流去几时回。”浩然弥哀,空余长叹,这种情绪无疑对他的创作有影响,甚至面对大清王朝给予的荣华富贵,他亦并不热衷,或有此因。

纳兰的父亲明珠,辨若悬河,兼通满汉文字,被封太傅,有才华。但亦是个贪欲无度之人,独揽朝纳,卖官鬻爵,他的母亲也绝非什么贤淑女子,醋劲极大,而且心如蛇蝎(这个词过份了点?也不会)。一次明珠见倒茶的小婢眼眸长的美,便多看了两眼,第二天,收到夫人送来的锦盒,打开一看,里面便是那小婢的眼珠。是以说在纳兰家那朱薨碧瓦之下包藏着数不尽的罪恶,殊不为过。

纳兰性德性情中人,对父母当然不太满意,但三纲五常,每天还是得伺候二老,早晚请安,心中当然郁闷,于是没事就读书,披经阅史,读完了去发泄,诗意的发泄,与几个酒朋诗侣一起彻夜狂欢,醉过骂过,醉后醒来,莫名的寂寞浮上心头,恨不得大哭一场。(天下得一知己何其难也,所以模拟人物冒浣莲的出现对他真是……)纳兰容若对汉人的友谊也是由来已久(我就把冒浣莲当真人看了),顾贞观只是江苏一个举子,与纳兰的地位有天渊之别,但二人生死之交,顾贞观受排挤时,纳兰拼力维护,“身世悠悠何足论,冷笑置之而已”,自己身世的不屑与对友情的渴望在那首《金缕曲》中显露无疑。若世上真有冒浣莲这样的红颜知己,你说纳兰容若会不会动心,会动心到何种程度?

主要人物二:

冒浣莲,天山七剑之一,养父:清初名士冒辟疆,养母:名妓董小宛,亲爹:梁羽生,属性:武侠虚拟人物。冒浣莲妙通琴理,工于诗文,在天山七剑中是学历最高的一个。冰雪聪明,慧质兰心,指的就是她这种姑娘了。母亲被顺治帝选进宫后,冒辟疆含恨而终,浣莲是跟着傅青主长大的。(傅青主的才华跟东邪接近,而且精通医术,他的《金针渡世》是天山系列中最高明的医书,武功也极高,无极剑法可与天山剑法相提并论。)至于心上人……她喜欢的可能是桂仲明,一个郭靖式的傻小子,此人后得武当剑法真传,功夫很好。桂仲明也很爱她,偶尔会觉得似乎佩不上人家,但冒浣莲从未说过什么,是江湖中人人羡慕的一对侠侣。但在新婚之夜,她为何会想起在京华结交的贵公子纳兰容若呢?哪怕这种感觉只是惊鸿一瞥,但她终是想了,纳兰在她的芳心中是何地位?

所谓“江湖偕丽影,争看宝剑配神砂”,真是那么完美么?不见得。

大家都看过这本老书,好多情节或许都忘了,下面引用几段原书中的话来看,边引边评。

第一幕:相遇京城

纳兰容若听得紫菊低叫,抬起头来,见一个俊俏少年,卫士装束,(冒浣莲有事,女扮男装)不觉也有点惊诧,问道:“你是谁?你喜欢听琴?”冒浣莲道:“我是看园的。公子,你这首‘沁园春’做得好极了,只是太凄苦了些。”纳兰容若奇道:“你懂得词?”冒浣莲微微一笑,说道:“稍微懂得一点。”纳兰容若请她坐下,问道:“你觉得这词很好,我却觉得有几个字音好像过于高亢,不切音律。”冒浣莲道:“公子雅人,料不会拘泥于此,………公子之词,上追南唐后主,具真性情,读之如名花美锦,郁然而新。又如碧海澄波,明星皎洁。何必拘泥于一字一音?”纳兰容若听得铮圆了眼!………

(注:此处纳兰正在让歌女唱自己写的悼亡词,是写给亡妻的,感情真挚凄苦,古代文人礼教意识浓,就算对妻子有感情,也不许谈闺房之乐,而妻子如衣裳,死了换一个就是,也只有纳兰这样的词人也会愁情苦绪,良久思念,除了他,其他敢公开表示爱慕娇妻的基本也都是这类人。所以这首曲子,估计纳兰也不好意思拿出去公开唱,唱了也未必敢解释是写给谁的,而冒浣莲听出词中“太过凄苦了些”,这句话不只是评词,也有对作词之人的关切之情,有吧?而且“公子之词,如碧海澄波…”,她对纳兰飘逸才情的肯定也跃然纸上。纳兰对她极有好感,从此开始,毕生难忘。)

两人走出亭子,转过山坡,穿花拂柳,盘旋曲折,忽见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上面异草纷垂,把旁边房屋悉皆遮住。那些异草………幽香阵阵,扑入鼻观,比刚才的荷塘胜地,更显得清雅绝俗,冒浣莲赞叹道:“这样的地方,也只有像公子这样的人才配住。”纳兰容若骤遇解人,愁怀顿解,兴致勃勃地替她解释:那牵藤附葛的叫“藤萝薛荔”,那异香扑鼻的是“杜若衡芜”,那淡红带软的叫“紫会青芷”这些异草之名,都是冒浣莲在“离骚”“文选”里读过的,却一样也没见过…………

(这样的地方,也只有像公子这样的人才配住---冒浣莲对他绝对有好感,而且二人共步赏花,吟风弄月,对于在江湖中奔波劳累的冒浣莲来说,何尝不是终生难忘?没有刀光剑影的日子,一生几何?)

第二幕  宝剑佩侠女

纳兰容若最喜结交才人异士,更何况冒浣莲这样文武全材,清丽绝俗的姑娘。他见冒院莲笑语盈盈,神思一荡,忽然想起那个“粗粗鲁鲁”的另一个“园丁”,问道:“你那个同伴呢?”冒浣莲道:“他在外面接应昭郎,不进来了。”纳兰容若道:“他放心你一个人和我进宫?”冒浣莲笑道:“他虽粗鲁,人却爽直。我极道公子超脱绝俗,他将来还要向公子致谢呢!”纳兰容若细一琢磨,心中了了,微笑说道:“你们英雄儿女,真是一对佳偶!”其实他心里的话却是“你这可是彩凤随鸦!”………

(纳兰心中怎么想,不必多说了,“彩凤随鸦”,虽然桂仲明武功高,但心思有时太粗,对冒浣莲关心也不多,从书中前几章看,他的确没郭靖表现的好,冒浣莲陪他冒险去洞中取剑时,全凭浣莲的机智才得以成功,可桂仲明一个谢字也没有,心中也没想什么,拿着剑高兴的不得了,只谢了凌未风。甚至有时对冒浣莲恶语相向,纳兰心中会意,感到此节,但也不好说。略有酸楚吧!)

纳兰公子知道她对那个“粗鲁”园丁,相爱极深,心内暗暗叹道:“缘之一字,真是奇妙。每人都有他的缘份,一株草有一滴露珠,这真是没有什么可说的!”他神郎气清,情怀顿豁。问道:“你们成亲了没有?”冒浣莲道:“尚未!”纳兰公子笑道:“你们异日成亲,我必不能亲临道喜,今日我就送你一件薄礼吧。”说罢在墙上取出一柄短剑递过去道:“此剑名为大虹,是一个总督送给我父亲的,听说是晋朝桓温的佩剑,他们说是一把宝剑。你拿去用吧。”冒浣莲拔剑一看,只见古色斑谰,但略一挥动,却是寒光耀目。心中大喜,正想道谢,纳兰公子袍袖一拂,笑道:“若再客套,便是俗人!”………

(可惜纳兰情怀顿豁却是假的,幽情愁绪已埋在心里了)

第三幕 品茗谈心 喜有良朋永认夜 因词寄意 永留知已在人间

(二人最凄婉又无奈的表白就在此处了)

他填好新词,想找人欣赏,却又不禁四顾茫然心中自叹:“爱妻和姑姑死后,想找个人谈心也难了。”不知怎的,忽然想起冒浣莲来,“不知这位精通音律,妙解诗词的江湖奇女子,如今流浪何方?”不觉又提起笔来,填了一首“浣溪沙”道:   “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断肠人去自经年。   一片晕红疑着雨、晚风吹掠鬓云偏,倩魂销尽夕阳前!………

(欲取瑶琴弹,恨无知音赏,冒浣莲正好在此时赶到了,不过又是请他帮忙救人。二人几次见面,冒浣莲都是请这位贵公子帮忙,对于他本人,冒浣莲却从未说什么,甚至连大家是朋友之类的话也没说过,是她不想说么?感情是相互的,别人一直想念你,你对贵公子却似无动于衷,是否太绝情?不是,纳兰也想知道结果,在一个合适的时机,他们终于可是四目相对,让灵魂与灵魂对话,军营里,夜晚)

正事说完之后,两人谈论诗词,十分投合,帐外朔风怒号,帐中却温暖如春。纳兰容若听冒浣莲细谈家世,又是怜惜,又是羡慕,说道:“父死别,母生离,剩下你一个孤女,浪迹天涯,也真难为你了。”冒浣莲道:“惯了,也就不觉得了。其实我也并不寂寞,有傅伯伯,还有许多朋友们在一起。”纳兰叹道:“所以我说你比我有福。”他想起死去的爱妻,再着眼前的玉人,心魄动荡,暮然想起冒浣莲所说的“好朋友”之中,想来也有那“傻小子”在,不禁问道:“你那位……那位,我记不起名字了。没有与你同来?”冒浣莲娇笑道:“他叫桂仲明,他傻得很,我不放心他,不敢要他同来。”话语中充满无限柔情,纳兰容若如沐冷水,强笑道:“桂兄知你这样关心,不知如何感激?”冒浣莲笑道:“若使两心为一,那已无需感激了。”纳兰容若敲了一下额头,笑道:“该罚,该罚,我这句话真如词中劣笔,道不出挚性真情。”冒浣莲忽然说道:“多一个知心的人就少许多寂寞,你还是该早点续弦。”纳兰容若道:“曾经沧海,只怕很难再动心了。”冒浣莲笑道:“我虽未结婚,但我想夫妇之间,只求有所适合,便是美满姻缘,不必强求样样适合。比如我和桂仲明,同是江湖儿女,我喜欢他的戆直纯真,他虽不解诗词,我也并无所憾。以你的身世,尽可找得温柔贤淑的闺秀,何必过份苛求?”纳兰勉强点了点头,说道:“谢谢姑娘关心。”   

(浣莲对桂仲明思念之深,现诸辞色,甚至连他是否知道都无所谓,这种付出足让纳兰断肠。他三番五次地问:“那个人为何没与你同来?”因为这种携剑闯营的事情很危险,纳兰几次都问这句话,对冒浣莲的关切同样是现诸词色,他帮她亦不求回报,面对这一切,难道她真的处之泰然吗?当然不是,她只是轻轻劝了对方几句,喁喁细语中,其实藏着一种无奈,请看下文)

夜渐浓,两人谈得也越亲切。纳兰容若闻得缕缕幽香,醉魂酥骨,忽然说道:“我去年在京中与你同赏荷花,过后时觉幽香。只道今生不能再闻了。谁料又有今晚奇逢。”冒浣莲何等聪明,眼珠一转,扭转话题说道:“公子是当代词家,我有幸得与公子长谈,若不献词求教,岂不辜负今宵之会?”纳兰容若大为高兴,拍掌说道:“姑娘冰雪聪明,填的词一定是好的了。”展开词笺,提起笔来,说道:“你念吧,我给你写。”   

冒浣莲念道:   “最伤心烽火烧边城,家国恨难平。   听征人夜泣,胡笳悲奏,应厌言兵。   一剑天山来去,风雨惯曾经。   愿待沧桑换了,并辔数寒星。   此恨谁能解,绝塞寄离情。   莫续京华旧梦,   请看黄沙白草————   碧血尚阴凝。惊鸿琼水过,波荡了无声。   更休问绦珠移后,   泪难浇,何处托孤茎,   应珍重:琼楼来去,稳泛空溪。   纳兰容若一面写,心儿一面卜卜地跳,写完之后,苦笑说道:“这首词原来是你特别送给我的?”冒浣莲点了点头,纳兰容若卷起词笺,低声说道:“谢谢你的好意!”   

冒浣莲这首词表现了真挚的友情,但其中却又含有深意,上半阀表达了厌恶战争,但为了国仇家恨,又不能不冒着暴风雨去抗争的思想感情。到“愿待沧桑换了,并辔数寒星”两句,便谈及自己对纳兰容若的友谊态度,意思是:我们现在仍是处在不同的两个敌对集团,除非是世界变了,清兵退出关了,我们的友谊才能自由生长,那时候才能和你无拘无束地在星光下并辔驱驰。而现在呢?却是不可能的事。这种战争造成的友谊障碍,实在是人生的一大恨事。可是这种恨事,又有几人能够了解呢?   

下半阂自”莫续京华旧梦”起,一直到“应珍重,琼楼来去,稳泛空溟”止,更是直接答复纳兰容若刚才的话了。纳兰容若缅怀京华旧事,恋恋于昔日谈词赏荷的好梦。冒浣莲告诉他道:京华旧梦是难于续下去了,你看目前的情况吧,清军琼过草原,在黄沙白草之上,碧血尚自凝结,没有消尽,在这样两方交战之中,那种好梦又如何能够再续下去?我们这段友谊,只好请你比作“惊鸿琼水”,过了便算了。至于我呢?你不必为我担心,我虽然是个孤女,但却并不像神话中的绦珠仙草,离开了天河之后,要用眼泪来浇才能生长的。不,我还没有那样脆弱。倒是对于你,我却希望你自己珍重,你在帝玉之家,正如在“琼楼”高处,可能不胜寒风呢,我倒愿意你能够把持得定,好像在太空中行驶的船只,虽然没什么人帮助你,你也能把稳了舵。   

这首词情词恳切,真挚纯洁的友谊远超于一般私情眷恋之上。纳兰容若两眼潮湿,心灵明净,自觉亵渎了冒浣莲珍贵的感情。在烛影瑶红中,紧握着冒浣莲双手,轻轻说道:“天快要亮了,我送你出去吧!”

(这一段不管梁羽生如何解释,什么纯正的友谊之类的,依我看,梁羽生无意中从笔下流出的那句“愿待沧桑换了,并辔数寒星。   ”已尽诉衷情,连梁羽生自己想以友谊来解脱也控制不了情绪,他先醉了,笔下的人物才神思恍惚,未知酒醒何处。此言出自冒浣莲之口,颇是无奈,而且想与对方结伴看星的愿望很强,只是碍于双方身份及民族大义等,只好隐爱于心,二人告别时,我想冒浣莲的眼中定是泪光莹莹。塞处悲笳的呜咽声中,又一场两情相悦的故事被埋葬在烽火狼烟里。)

第四幕  百年身世随云散,一夜江山共月明(新婚之夜)

过了一会,桂仲明忽见她的笑容似乎正在收敛,吃了一惊,说道:“浣莲,你不高兴么?”   

冒浣莲道:“准说我不高兴?”   

桂仲明道:“那么你是在想着什么心事?”   

冒浣莲嗤嗤一笑,说道:“我是在想你这傻小子,怎么就只知道傻笑?”   

冒浣莲刚才的确是别有所思,不过,若说“心事”则嫌“严重”了些,她只是想起了一个人,想起了远在京华的纳兰容若。想起了那天晚上,在边城的帐幕里,她和纳兰容若也是对着烛光,品茗清谈,藉新词而表心意。   

“人生哪有十全十美,仲明纯真戆直,得婿如此,夫复何求!如今我,已是孤儿有托,但愿纳兰公子也能够早日重续鸳胶。”她险上的笑容重新绽开,与桂仲明同入罗帐

万里之外,京城相府的白玉楼中,纳兰容若正在对月怀人。他当然不会知道这晚正是冒浣莲的洞房花烛夜,更不会知道冒浣莲也曾经想到了他。   

(结尾不必说了,若是在感情纠缠中太过执着,难免会走上魔女的道路,起码在梁羽生笔下是这样的,冒浣莲要成天山七剑之一,自然要胸襟开阔些,所以梁羽生替她给自己一个理由,这理由符合客观现实,值得肯定,但那一抹入骨的悲凉却留给读者了。)

  

综上所述,冒浣莲与纳兰容若在京中同赏何花,又在塞处边风的大账中品茗谈词,几次相逢,梁羽生都写的风光旖旎,竭力造境,能写的多浪漫就多浪漫,反观与桂仲明在一起的日子,只是在为江湖上的事情奔波,儿女私情写的很少,梁羽生这样写是什么意思?冒浣莲为反清复明的事业献身?他不是这样的本意,在书中冒浣莲的思想觉悟极高,不会生出什么沉沦坠劫的念头,但侠之所在,情之所钟,纳兰武功不高,一身侠肠俊骨着实让她动了芳心,只是若真与纳兰在一起,那种后果足以毁了她在江湖中的一切,不想背判江湖,不想被正道中人不齿,她就只能默默忍受这种注定的命运,从这种意义上看来,剑闯名山白头换青丝的玉罗刹与她比,谁更幸福些?   

 版权所有: xiaoyu5767_cn  转贴自龙的天空原创社区   

相关回复

附上我个人的观点  -  <3892  字节 >  xiaoyu5767_cn  15:50:37 7 月 29 日  [ 点数 :40]

附上我个人的观点

作者: xiaoyu5767_cn  发布于: 15:50:37 7 月 29 日

 我虽然非常喜欢梁大师的作品,不过他创作中流露出的强烈民族大义我很不赞同,这个民族大义往往会扼杀情感,纳兰和浣莲就是一个例子。

《七剑下天山》中最让我惋惜的就是纳兰和浣莲,他们的结局是我最不能原谅梁大师的一处。看这本书时,就觉得冒浣莲和另六剑不同,冒浣莲与其说是侠女倒不如说是才女最贴切,她身上江湖气甚少,而有着浓浓的贵族气质。命运的捉弄让她到了江湖中去,但骨子里是没变的,所以看这本书,她给人印象最深的倒不是她的武功(论武功她应该是七剑中最低的,比七剑外的刘郁芳都不如,把她列入天山七剑,实在有点突兀),而是她对诗词的精通和见解。冒浣莲初涉江湖,起初并不是去干什么反清大事的,只不过到五台山打听母亲的下落,后来扯不清地被卷进去,不过从没听到她说过“杀满清鞑子”之类的豪词壮语,而且她做的事也不过是救反清的朋友,就这么一个美好的女性被梁老民族思想作怪,硬生生地把她扯进争斗中去,更为她安排一个看似美满其实令人叹息的婚姻。

冒浣莲和桂仲明相遇时,桂受刺激丧失记忆,恰巧她师从名医傅青主,于是上演了一场“美人医英雄的戏。我一直在怀疑她到底爱不爱桂仲明?遇上桂桂仲明是在她得知母亲已死情绪最低落的时候,而此时桂仲明失忆,自然而然生出一种同病相怜之心情,之后她医好了桂仲明,又用她的聪明让桂仲明得到了腾蛟剑,接在两人在傅青主和桂仲明母亲促合下订了婚,这简直是一场包办婚姻。看看书上的描写,冒浣莲感觉是终身有托付了,可见她想过的是一种有依靠的家族生活,好初一心去找母亲,可是母亲死了,一下子失去了寄托,后遇上桂仲明。

桂仲明其实很优秀,小小年纪武功惊人,人又忠厚老实,绝对是个好丈夫。问题是他与冒浣莲根本不是一路人,我简直想像不出他们俩在一起有什么话好说,桂仲明对诗词一窍不通,充其量不过是个“一身好功夫的山野少年”,冒浣莲想来对武功没什么兴趣,更喜欢在花前月下吟诗弹曲吧。梁老也意识到这点,所以聪明地为二人做安排,让他们去救人,两人有大事要办,哪有闲情谈心聊天。接着奇怪的是,梁老似乎醉了,让冒浣莲遇上了纳兰容若,才女遇上才女,让人翩翩联想。

最近看了《梁羽生传奇》,才知道梁老最爱纳兰的词,最欣赏这个人,所以在此书中把他写进去。纳兰和浣莲的初识,十分温馨,虽然当时冒浣莲是男装打扮,还是个园丁,但她对诗词的妙解,令多情的纳兰公子惊喜不已,牵着她的手把园子逛了一圈。而冒浣莲呢,虽然用武功把手甩开在当时情况不妥,可是也可以委婉地说一下诸如“公子乃千金之体,牵我这个下人的手,有侮公子”之类的话吧,可是她什么也没做,就任纳兰牵着,至少她对纳兰有好感,否则也不会刚认识,两个就说这么多话,大约和桂仲明总共说的话都没这么多。就这个牵手使得不懂风情的桂仲明大吃飞醋。

接着,易兰珠因行刺被打入天牢,为了救她,冒浣莲想到了纳兰,请注意这里的情节,冒浣莲深夜造访,是换上女装的,纳兰本来不知道她是女孩子,可她为什么要换上女装?是不是她已看出来纳兰对她的好感?我不明白冒浣莲是怎么想的。按书写的,冒浣莲长的和她母亲董小宛几乎是一模一样,那绝对是个清丽绝俗的超级大美女,纳兰在以为她是男子时就已生出相见恨晚之感,这下见了佳人真面目,还不意乱情迷?果然不出所料,带着她和张华昭混进宫救人,这个纳兰可是彻底陷进去了,你看他和姑母纳兰明慧的对话,喊冒浣莲为“女侠”,叫易兰珠为“女飞贼”,搞得纳兰明慧也真纳闷。后来飞红巾救出易兰珠又带她上天山,大家不得已要离京上天山要人,书上有段描写“冒浣莲回望京城,想起纳兰容若,恍如梦一场……”原文大致是这样,记忆不太清了。可见纳兰在她心中已有了位置。

书看到此,可见把冒浣莲和桂仲明连在一起的,不是什么爱情,而是一件件要做的事,先是救人后又是要人。再接着是凌未风被抓,而此时纳兰随皇帝出征,于是自然而然想到找纳兰打听消息……纳兰和冒浣莲剪烛焚香、品苟夜话,不仅谈词论诗,冒浣莲还谈自己的家世,可见交情不一般。而此时梁老似乎清醒过一,他老人家当时大约在想“惭愧、惭愧怎能弃民族而不顾,而只管儿女私情”。于是大笔一转,让冒浣莲作了一首词,硬说是表现真挚的友情,傻瓜都看得出两人绝非友情这么简单。梁老大约想到冒浣莲好歹也是天山七剑之一,怎么能让她陷入感情纠缠中,再怎么欣赏纳兰,他也是个异族人。结果是桂仲明凭他是汉人这点赢得了冒浣莲。

而冒浣莲是否如愿呢?天知道,她自己也曾想到过“人生哪有十全十美,仲明纯真戆直,得婿如此,夫复何求!”,可见她很清楚她和桂仲明之间的差距的,所以她会在新婚之夜想到了纳兰,我只是觉得能让一个人在新婚夜想起的异性,不可能仅仅是朋友。一才绝世才女就被梁老的民族大义给弄俗了,我不知道冒浣莲今后是否会感到有那么多的遗憾?留下的只是读者们的无取唏嘘……   

 版权所有: xiaoyu5767_cn  原作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89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89
声望
6058 声
银两
28703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1
 楼主| 发表于 2010-7-7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被牺牲的绝不止于浣莲

檀羽冲才更令人心痛..华谷涵哪儿比比檀强了?所谓文学,二人一样熟读诗书.而汉人的文化华本来就应当去学.檀作为异族而精通汉文化,不是更难得?何况檀以萧音指挥柳清瑶作战,对心理学和音律学的造诣自然远胜于华谷涵.
若论武功,二人不分上下.但书中曾有描写宋宫武学至宝指元篇和穴道铜人是天下最高深的武功.柳元宗和华谷涵的父亲等十几二十个绝顶高手用数年心血研练.柳元宗等人费尽心思所盗也只一半,却已成为本书第一高手...檀羽冲所有的图解只怕比柳元宗更多..所以檀的武功应当稍胜于华..而书的最后,檀羽冲以青年而自创落英掌法.试想自创一派武功谈何容易??霍天都和乔北溟的例子在后.可见檀羽冲对武学的悟性实在华谷涵之上
再论胆识智慧..檀羽冲身为金国武士心目中神话.足在其在金国的影响力..而华谷涵在汉人的武林这一小圈子中也不过是群雄之一..檀羽冲明知自已是完颜亮最渴望杀的人,为救心上人仍自甘被完颜亮所捉,这种为爱牺牲的深情岂是华谷涵二颗红豆所能比拟的
所以,华谷涵无论在哪一方面都跟本不能和檀羽冲相比..他唯一占优势的就是"他天生是个汉人."所以才最终赢的美人心
记的橙橙以前写<理智与情感>一文时,曾就柳清瑶的爱情选择给于肯定..但其实.在私心里,橙橙始终认定了檀羽冲
可惜,天生华谷涵是汉人,所以他可以胜过檀羽冲得到柳清瑶.梁先生写书有时过于刻板.过于注重民族大义或正邪之分.这是长处却也是短处.

作者: 天使橙橙 发表时间: 2004/10/16 14:46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89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89
声望
6058 声
银两
28703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1
 楼主| 发表于 2010-7-7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分析檀更适合柳

即使从魔女的事业上来也是如此,以他手下的乌合之众不可能真的推翻金国统治,书里没有描写他手下军队真正面对金军的情形,最多是依托山地打败小股围剿部队,这也是必须掌握情报优势才能做到,这样算起来,熟悉金军情况和金国政治的檀远比华更有价值,《鸣镝》里完颜长之要重兵围剿金鸡岭就是檀解除了这次危机。而上一次金军偷袭若非清云和檀羽冲,金鸡岭早完了。

    再说,当时的情况是蒙古兴起了,金国要真完了就凭她那些乌合之众还能抵挡蒙古骑兵宋金成了唇亡齿寒。保护金国的意义比灭它可大多了,有时候需要和金国合作与妥协,这方面檀的价值远比华大,《风云雷电》里汉人侠士挫败蒙古炸死金国皇帝的阴谋,《鸣嘀》里,打倒了金奸完颜长之。做这些事檀不会有情何以堪的感觉的。

作者: 吃龙肉 发表时间: 2004/10/16 19:45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89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89
声望
6058 声
银两
28703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1
 楼主| 发表于 2010-7-7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觉得冒和纳兰不可能

和民族大义无关,因为他们本是两个世界的人,纳兰不可能让一个来历不明的人做正室夫人他哪个地位夫人都要有诰命的。此外冒女的文才只是他优点之一,聪明和机智才是她位列天山七剑的原因,这些只有在武林冒险中有用处,做皇室的妾没有价值,她也未必能忍受大宅门里的封闭生活。

     桂仲明这个角色老梁处理的有些问题,似乎感觉不到他对冒女的爱。

作者: 吃龙肉 发表时间: 2004/10/16 20:00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89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89
声望
6058 声
银两
28703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1
 楼主| 发表于 2010-7-7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不是梁拘泥于民族观念

而是我们这一代人太平生长,没有经历过民族的危亡,所以对很多原则性的事情的感觉淡薄了。

梁羽生先生是从抗战中走过来的人,亲眼目睹了异族入侵的苦难,对他们这一代人来说,爱国主义有着最现实的意义。他们不可能认可轻佻的民族虚无主义和空洞的和平主义。

不仅仅是梁,金庸也始终肯定抗击异族入侵的英雄。

作者: biermann77 发表时间: 2004/10/17 00:05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89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89
声望
6058 声
银两
28703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1
 楼主| 发表于 2010-7-7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爱国
既然那么爱国又那么左,怎么放着祖国大陆不去建设。在香港殖民地混日子,这种在海外的左派文人我一向......

作者: 吃龙肉 发表时间: 2004/10/17 10:46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89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89
声望
6058 声
银两
28703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1
 楼主| 发表于 2010-7-7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梁先生这么面目可憎啊?
老兄不是学历史的吗?建议你去报考金庸先生的研究生,好像老人家现在还没招到学生呢!(是没有人考呢?还是老人家压根儿就没想收呢?这是个问题!)

作者: 多嘴的江南 发表时间: 2004/10/17 12:09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89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89
声望
6058 声
银两
28703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1
 楼主| 发表于 2010-7-7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庸人品不错

   我最初看的不是金庸的小说而是“明报“的社论,觉得这人人品不差而且他作为记者和报人是不畏强权的,1967年8月24日,香港商业电台著名男播音员林彬,因为在节目中批评左派的暴(拦截)行,被左派浇上汽油,活活烧死。他的死震惊了整个香港,新闻界人人自危,《明报》还是接连发表了《烧不灭正义的声音》、《敬悼林彬先生》等社评,沉痛哀悼林彬的死,愤怒谴责左派令人发指的暴(拦截)行进行,郑重表示为了维护香港和平与稳定,愿意与同业一起坚决斗争,决不妥协、退缩。为此几乎遭到暗杀。

后来看他写的神龙教,星宿派讥讽个人崇拜我就舒服,

至于晚年玩玩票当个大学教授也不算什么吧?相反看看当时大公报文汇报对明报的诋毁咒骂围攻在那里工作的报人人品就......

作者: 吃龙肉 发表时间: 2004/10/17 14:24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89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89
声望
6058 声
银两
28703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1
 楼主| 发表于 2010-7-7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金庸传》的一段
1962年,是《明报》的转折点,“灾民逃亡潮”改变了一张报纸的命运。从这年2月起,从广东逃亡到香港的饥民渐渐形成规模,到5月,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人涌入,突如其来的逃亡潮让港英当局焦头烂额。报纸以报道新闻为天职,面对这样有社会影响、甚至轰动全球的大新闻,又怎么能保持沉默。《明报》是一张坚持中立原则的报纸,不想得罪任何一方,包括大陆政府,以招惹不必要的麻烦。最初面对逃亡潮这样的社会热点新闻,《明报》一直没有报道。逃亡潮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局面,被困在梧桐山一带的难民越来越多,港英当局一  
筹莫展。整个《明报》采访课沸腾了,记者们从边境带回来的眼泪,洒在编辑部的桌子上和地板上,他们激动的表情和辛酸的言语,使每个人的良心不能平静。港闻版编辑不断的问:“登不登这消息?”几乎每个人都表示不满:“这样的大消息也不登?”

  金庸终于下决心予以大篇幅的如实报道,5月8日,《明报》首次以“爷娘子弟哭相送尘埃不见罗湖桥”的标题在头版头条刊出新闻。5月11日起,他几乎派出所有的骨干记者,前往第一线采访,沙头角、粉岭、元郎、罗湖等移民聚集的地方,到处都是《明报》记者的身影,他们了解移民真实的生活、心态,并拍摄了大量记实的照片。这是《明报》创刊三年来,首次大规模的采访,也是第一次与几家大报硬打硬拼、争抢新闻。5月14日,金庸安排龙国云等几个记者前往沙头角梧桐山采访,梧桐山幅员广阔,横跨香港新界与广东惠阳淡水,每天有几千人从那里偷渡到香港。由于香港当局出动大批警察拦截,造成大力偷渡者聚集在山上,人声鼎沸,一片混乱。记者在山下看到许多偷渡的老弱妇幼跌伤、患病,水尽粮绝,吃树皮、木蕈,坐以待毙。5月12日、13日、15日、18日,《明报》头版几乎都是有关逃亡潮的图文并茂的报道,大标题,大图片,大登特登,极尽渲染。5月15日,金庸发表了有关逃亡潮事件的首篇社评《火速!救命!——请立刻组织抢救对上梧桐山》,他大声疾呼“最宝贵的,是人的生命!最大的仁政,是救人性命!”这是他受到读者注意的第一篇社评,一下子就和读者拉近了距离,也奠定了日后他社评的地位。与他的社评相呼应的,是陈非的特写《梧桐山上惨绝人寰》。

  《明报》当时的人力、物力,根本无力与大报相比,但金庸执笔的社评独辟蹊径,在新闻报道之外,引起了读者的重视。他发表《巨大的定时炸(拦截)弹》社评:“香港政府目前所采取的对策,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在决策人自己,也是相当痛苦的。至于在边境执行这决策的军警人员,当然也是很难受,很不愉快的。......事实上,这件事好比一个巨大的定时炸(拦截)弹,警方人员正在小心翼翼全神贯注地设法移开,是否能够安全解决,现在尚未可知。万一处理稍有不慎,以致爆炸开来,那么全香港320万居民就要受到极大的灾祸。我们如果单凭一时感情冲动,反而去和搬移定时炸(拦截)弹的人为难,岂非危险之极?”

  接着,他又发表《协助警方,共度难关》《巨大的痛苦和不幸》等社评,第一次公开批评了中国政府对“逃亡潮”熟视无睹,采取冷漠的态度。他进一步分析,之所以会发生这样大的“逃亡潮”,是因为“连续三年来中国大陆上的灾荒,粮食发生严重困难”。这些批评也埋下了《明报》与《大公报》等左派报纸矛盾的种子,成为日后论战的伏笔。

  面对逃亡潮事件,金庸从开始的不闻不问,怕惹事端,到后来全力以赴,作出热烈的回应,有人认为是他在社会变动中学到的生存伎俩。同时,他在《明报》刊出启示,呼吁社会各界捐资、捐物,救助同胞。从5月13日起,他让《明报》记者每天负责送一车食品到边境,分发给难民。《明报》的呼吁得到了广泛的回应,不到一星期,就筹集到一千五百一十六元港币及大量日用物品,香港各界的捐款和物资还源源不断地送到《明报》,报社堆满了捐赠物品,全体员工忙得透不过气来,连续多天,《明报》每天都刊登捐赠者的名单、捐赠数目,狭窄的报馆仿佛成了一个小小的人道主义救援中心。5月19日,因为香港当局的禁止他们进入边境,才“暂停接受读者捐款”。

  当时,《星岛日报》、《华侨日报》等都大力报道了逃亡潮事件,但对大陆难民的实际救助远不如《明报》。《明报》因为“凸现了人道主义和个性”贴近读者,第一次出现了希望的转机,在香港林林总总的报纸中脱盈而出,刹那的光芒甚至让所有的大报都黯然失色,几乎一夜之间就让香港市民刮目相看。《明报》终于度过了惨淡经营的三年草创时期,每天的发行量迅速超过了三万份,5月份的平均日发行量达三万一千零六十八份,不久就突破了四万份。

作者: 吃龙肉 发表时间: 2004/10/17 14:26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89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89
声望
6058 声
银两
28703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1
 楼主| 发表于 2010-7-7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庸人品要是真好的话,梁先生的人品简直可以算作圣人了

你看的那部《金庸传》正是诸多捧金庸臭脚的书中的一部,通篇没一句说金庸不是的话。我不相信你真的看过当年金庸在《明报》早期写的那些杂文,就算是在香港,恐怕也得去香港图书馆才有可能找到那些东西。

建议你多了解一下《金庸梁羽生合论》这篇文章引出的前前后后的因果、事情。不提别的,就是这件事,金、梁二人的人品高下立判!

者: 多嘴的江南 发表时间: 2004/10/17 18:10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89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89
声望
6058 声
银两
28703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1
 楼主| 发表于 2010-7-7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一点
《明报》与《大公报》、《文汇报》论战之时,没记错的话,梁先生正在《新晚报》做编辑,而且梁先生从没编过时政版,他主要就是在做副版,从来没诋毁过金庸和《明报》。倒是后来,金庸的契仔倪匡对梁先生大肆攻击、万般诋毁过,梁先生有过什么反应?什么都没有,一笑置之,名士、君子风度正该如此!

作者: 多嘴的江南 发表时间: 2004/10/17 18:21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89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89
声望
6058 声
银两
28703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1
 楼主| 发表于 2010-7-7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大新闻系就有

那些资料的,国内图书馆是没有,

   《金庸梁羽生合论》不是梁自己写的么?有什么问题么?

作者: 吃龙肉 发表时间: 2004/10/17 19:53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89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89
声望
6058 声
银两
28703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1
 楼主| 发表于 2010-7-7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件事?
两次武侠的因缘  
  我和梁羽生有过两次武侠的因缘:一次是催生他的武侠小说,也就催生了新派武侠小说;一次是催生他对新派武侠小说的评论。也就是把新派武侠小说开山祖师金庸、梁羽生双双推上了评论的坛玷。前一件事许多人知道,后一件事知道的人就较少了。

  三十一年前的 1954 年,香港有两派武术的掌门人到澳门去比武打擂台,几分钟的拳打脚踢。就打出了几十年流行不绝的新派武侠小说龙争虎斗的世界。香港禁武术。要比武。得向澳门去开台。这一场太极派和白鹤派的比武虽然只打了几个回合。却造成了很大的轰动,有家报纸是把它当做头版头条新闻刊登的。我当时在《新晚报》负责主编的工作、在那一天的擂台热中,忽然心血来潮。想到何不在报上连载一篇武侠小说;来满足这许多好勇斗很的读者?编辑部几个人一谈;都认为打铁趁热。事不宜迟。第二天发预告,第三天就开始连载了。

  我们是有这个条件的。《新晚报》其实就是《大公报》的晚报,日晚报是一家,两个编辑部在同一层楼里。梁羽生当时是《大公报》的副刊编辑,是一位能文之士,平日好读武侠小说;金庸当时是《新晚报》的副刊编辑,也是能文之士和武侠小说的爱读者。两人平日谈《十二金钱镖》《蜀山剑侠传》…经常是眉飞色舞的。这时候,这样一个临时紧急任务就落到了梁羽生的头上。他也就义不容辞地接受了下来。

  说时迟,那时快。说干就干。当天的晚报已经出版,登载了比武的头条新闻;第二天头条新闻前的预告,就是梁羽生的处女作《龙虎斗京华》明天和读者见面。梁羽生是个快手,长篇的连载小说这就如期无痛分娩出来了。

  这件事在当时真是易如翻掌的,就和平常的约稿、写稿一样,不算怎么一回事。谁也没有料到,它居然成了武侠小说史上的一件大事:新派武侠小说从此诞生了。

  后来的传说对于我们就真是新闻。说什么这是经过香港当地的党委郑重讨论过的同意左派报纸也可以刊登武侠小说,还决定了由《新晚报》发表,作为尝试.更有传说,说决定这事的是北京,决定者是廖承志.越说越神了,其实事情哪有这么复杂呢。不过,廖承志倒是欢喜看武侠小说的。据说中共的更高层中也有同好者。

  有人曾说,这以前香港并没有武侠小说、这以后才展开了武侠的境界。这也是一种可笑的想当然。香港报刊上是一直有武侠小说刊登的。不过故事和写作都很老套,老套到没有什么人要看。到梁羽生出,才开了用新文艺手法写武侠小说的新境界,使武侠小说改观;金庸继起,又引进了电影手法,变得更有新意。这就形成了新派武侠小说。顾名思义可以想见在他们这些新派以前。已经有了旧派的存在,要不然,又怎么会有新派之名呢,

  金庸的继起,是因为《大公报》见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很受读者欢迎,要他写稿;他一时难写两篇,他是《大公》的人,自然只能写《大公》而系《新晚》。《新晚》怎么办?好在还有一个金庸。也是快手、能文。他早就见猎心喜,跃跃欲试,这就正好。他的处女作《书剑恩仇录》就以更成熟的魁力吸引读者了。

  梁羽生初出,有些势孤;金庸后起;两人以双剑合璧之姿,大大地壮大了武侠小说的声势,奠定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基础。

  梁羽生、金庸写作新派武侠小说。纯粹是一个偶然;新派武侠小说在左派报纸首先诞生;也纯粹是一个偶然。左派而影响扩大到香港许多报刊,更扩大及于台湾、南洋、欧美的华人社会,那就不是偶然了,它证明武侠小说还是很有生命力的。最后更在中国大陆上也大为风行,甚至有正统的文艺理论家奉之为“革命文学”,就实在出人意外,如果不是对自己的脑袋先作一番“革命”,恐怕就无法接受这文学上的“革命”论。

  无论如何,旧派的、除腐的、奄奄一息的武侠小说,由金、梁创新成为新派的武侠小说后,已经历三十年而不衰。而且产生了国际性的大影响。这固然和二次大战后的世界形势和华人流布有关,但也表现了它自身的生命力量。它的化腐朽为神奇,征服了许多高级知识分子和海峡两岸高级的领导人,是文学史上一件大事,也是它本身多少带有革命意义的一件大事。

  新派武侠小说诞生大约十年后,大陆上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十年,就在那一个开始之年,我们在香港带着一点不知不觉的懵懂,办了一个“形右实左”的文艺月刊《海光文艺》。说形右实左,是指它的支持力量而言,内容其实是不左的,它兼容并包,愿意不分左右刊登各种流派的文学作品,这兼这并,也包括了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在当时,我们是把武侠小说当做通俗文学看待的,不像今天一些学者提得那么高,但把它们置于文学之林,也已经算是对武侠小说不歧视,够大胆的了。武侠而流于旧派的穷途末路,已经不登文学的殿堂。为了适应读者的兴趣,引起大家的重视,我们决定发表一篇金庸、梁羽生合论的文章,谈论新派武侠小说在他们勇闯直前下的发扬光大。

  作者找谁呢?首先想到的很自然就是梁羽生。当时金庸已经脱离了左派的新闻和电影的阵营,办自己的《明报》,而且和左派报纸在核子和裤子的问题上打过半场笔战了。把核子和裤子扯在一起。是因为陈毅当年计对着苏联和赫鲁晓夫对中国的暗算,撤退专家,收回核弹样品,嘲讽中国妄想造原子弹一事,说了一句宁可不要裤子;也要核子的愤慨话。《明报》和《大公》《文汇》《新晚》“三赤报”——三家左派报纸展开了笔战。刚展开不久,“三赤报”就受到来自北京的制止,笔战“无疾而终’,一场笔战只能算是半场。左派和金庸以及他的《明报》,彼此俨如敌国,一般不相来往了。

  《海光文艺》形式上不属于左派,可以例外。还能刊登些金庸的文章和谈论金庸作品的文章,因此准备在合论以后,继续发表不同意见的议论。包括金庸的议论。

  梁羽生很爽快就接受了我的写稿的邀请但却提出了一个条件:发表时不用真名,在有人问起来时,要我出面冒名顶替,冒认是作者。我当然一口答应了。

  这就是《海光文艺》上,从创刊号开始,一连连载了三期的那篇两万多字的《金庸梁羽生合论》。为了故布疑阵,文中有些地方有意写来像是出自我的手笔,有些地方还加上些似乎委屈了梁羽生的文字。有人问到是不是我写的,我也不怕掠美,承认了是文章的作者。一直到二十二年以后,我在为北京的《读书》月刊写一系列的香港作家, 1988 年写到《侠影下的梁羽生》时,才揭开了这个小小的秘密。

  我以为在这样长时间以后;对这样一件小事说说真话。是对谁都不会有伤害的事,谁知道却伤了原作者梁羽生。海外居然有人做文章,说梁羽生化名为文,借金庸抬高自己。这一回,倒真是委屈了梁羽生了。

  事实上、我已经交代过要写这样一篇文章的是我,不是梁羽生,梁羽生在听到我的邀请时并不是面无难色的.他有顾虑怕受到责备。他倒不是怕有人指责他用金庸来标榜自己.那时候,他以新派武侠小说开山鼻祖的身分,声震江湖,以至南洋,金庸后起,名声更传台湾、海外,正是一时瑜亮,后来的发展是另一回事。梁羽生当时完全用不着借金庸抬高自己.

  由于文章是他写的,他很自然地表现了谦虚;以“金梁”称而不称“梁金’。他说,论出道的先后尽管应是梁、金,但仍称金梁;一是念起来顺一点,二是曾经有过一位清朝的末代进土、《清史稿》的“校刊总阅”就名叫金梁(字息侯)。还有一个原因是他没有说的,那就是他自己的谦虚。在私下,他们两人开玩笑时是以师兄弟相称的。梁自然是师兄,因为他不仅写武侠在先,也比金庸要大两岁。

  在合论的文章中,梁羽生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各自作品的特色和优缺点,如金庸是“洋才子”,他自已有中国名士味;金庸小说情节变化多,出人意外。他自己则在文史诗词上显功夫。这里面没有对金庸的故意贬抑。更没有对自己的不实的吹嘘。

  他把自己和金庸连在一起作合论,首先受到的指责是来自左派的高层。报馆的领导有人认为他是在为金庸作了吹捧。当年笔战不了而了。左派中人对金庸敌意方深,不骂他已经算是客气,去肯定他那是期期不可的。不止一位领导曾经在看了合论之后严厉批评梁羽生,有人甚至警告他这样称赞金庸,当心将来“死无葬身之地”。他受了这样大的委屈,直到二十九年后的今天,才向我透露。比起来,今天那些蜚短流长说他借金庸捧自己的说三道四,就只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梁羽生在那篇合论中,对自己也对金庸作了褒贬。既有对金庸的批评,也有自我批评。文章还在,找出来重读,就不难明白。那的确是实事求是的。

  合论发表后,我请金庸写一篇回应的文章;也希望他能长枪大戟,长篇大论。他婉转拒绝了,但还是写了一篇两千字左右的《一个‘讲故事人”的自白》。登在第四期的《海光文艺》上。我是有些失望了,当时的一个主意,是想借他的大文,为刊物打开销路。梁羽生并没有要借金庸抬高自己,我们的《海光文艺》倒是有这个“阴谋”的。那些嘲骂梁羽生的人,其实应该掉过头来,骂《海光文艺》才是。

  金庸在他的文章中,谦称自己只是一个“讲故事人”,如古代的“说书先生”,把写武侠小说“当作一种娱乐。自娱之余。复以娱人”,不像梁羽生那样。是严肃的“文艺工作者”。“‘梁金’不能相提并论”。他带着讽意地说:“要古代的英雄侠女、才子佳人来配合当前形势、来喊今日的口号,那不是太委屈了他们么?”

  但是不久以后,“文化大革命”来了,金庸却以他的《鹿鼎记》的“英雄侠女、才子佳人来配合当前形势。来喊今日的口号”了,尽管他的“配合”只是反其道而行地讽刺毛和“文革”,却也成了一点点自我嘲讽了。

  这已经是快要三十年前的往事。世易时移,发生了许多变化,这许许多多的变化不见得比金庸、梁羽生小说中的情节更不离奇,更不使人惊叹或慨叹。

  这些年来。遇见一些对新派武侠小说感到兴趣的人。总爱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说:“没有你,就不会有新派武侠小说了。”哪有这回事!当今之世,人们有这方面的阅读兴趣。这就注定了新派武侠小说发展的必然性,我当时不过适逢其会,尽一个编辑人约稿的责任而已。我约稿,梁羽生、金庸写稿,这一切都是偶然、但他们两人终于成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大师,却是必然的,他们有这身手,必然要在雕龙、屠龙上显现出来。我只不过是可以被拿来开玩笑的材料罢了。

  我还要说一点小小的秘密。不要以为我和新派武侠小说有过这种可笑可喜的关系,就一定有密密切切的关系.新派武侠小说我其实读得并不多,梁羽生、金庸都著作等身,我至今读过的也不过各二三部而且,不读则已,但一读就津津有味,废寝忘餐。这是我的又一个小小的秘密。

作者: 吃龙肉 发表时间: 2004/10/17 20:18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89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89
声望
6058 声
银两
28703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1
 楼主| 发表于 2010-7-7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晚报》也是三大红报之一
至于倪匡同志,一个在南极都能杀北极熊的人你和他计较什么?何况他和老金同志没有啥隶属关系,他做什么帐不能算到老金身上

作者: 吃龙肉 发表时间: 2004/10/17 20:23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89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89
声望
6058 声
银两
28703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1
 楼主| 发表于 2010-7-7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喜欢金庸是你的权利,但请你在喜欢金的同时不要随便贬低别的作者!尊重别人就是尊重你自己!
纳兰容若与冒浣莲(xiaoyu5767_cn)

作者: laomihu 发表时间: 2004/10/18 14:40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89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89
声望
6058 声
银两
28703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1
 楼主| 发表于 2010-7-7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金一向目光如炬,挣钱有方.
"《明报》终于度过了惨淡经营的三年草创时期,每天的发行量迅速超过了三万份"一语中的.

作者: 吝吝 发表时间: 2004/10/19 07:48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89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89
声望
6058 声
银两
28703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1
 楼主| 发表于 2010-7-7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要办报纸就一定得提高发行量啊
纳兰容若与冒浣莲(xiaoyu5767_cn)

作者: 吃龙肉 发表时间: 2004/10/19 09:07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89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89
声望
6058 声
银两
28703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1
 楼主| 发表于 2010-7-7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依兄台的观点,所有海外华侨、华人都应该一涌回国,才算爱国。而没有回国又在国外表达一下爱国之思,就是****,就要受到兄台一向****?

不过我想就算是中国政府也不会欢迎兄台这一想法的吧?

作者: 天山游龙 发表时间: 2004/10/21 10:13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89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89
声望
6058 声
银两
28703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1
 楼主| 发表于 2010-7-7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读者都更喜欢檀羽冲,个人也不例外,也更希望看到檀羽冲破最终和柳清瑶在一起,但我仍喜欢橙橙写的那篇理智与情感。

与华谷涵相比较,檀羽冲确实更能打动读者的心,但是檀羽冲这一切与他个人所处的那难以自处角色分不开。相比之下,华谷涵生于弱宋,他所唯一能做到的是举起抗金的旗帜。他的作为在我们读者看来,自是不象檀羽冲那样打动人心。

至于和檀羽冲争夺柳清瑶的爱情,这是人之常情,我们在同情檀的同时,是否换个角度,看看华又应该怎样做。成全檀与柳的爱情,孤身远去。不是很多人将爱情之间的成全他人作为羽生先生的缺点,大作文章。更不明白,那么多人对厉胜男充满理解同情,却又对华大加不满。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厉和檀更打动人心。

武侠小说不是一人的世界,羽生先生的小说更非一人的世界,整个人生世界并没有哪个人可以成为绝对的中心,所有的人都来是平等的。我们同情一个人的同时,是否换个角度看看。

作者: 天山游龙 发表时间: 2004/10/21 10:29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89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89
声望
6058 声
银两
28703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1
 楼主| 发表于 2010-7-7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是的
给人家纳税给人家服役自然爱人家对中国最多是思想之情和爱国没有关系,尤其60年代年代那些香港左派,嘴上无限崇拜社会主义却誓死不接受他的领导。我总觉得.........

作者: 吃龙肉 发表时间: 2004/10/21 12:46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园基金|梁羽生家园 ( 鄂ICP备16023429号-1 )

GMT+8, 2024-3-28 19:5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