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64|回复: 2

[江湖] 【水镜堂武侠评论】之诸葛青云《碧玉青萍》

[复制链接]

61

主题

620

回帖

1895

积分

一派掌门

积分
1895
声望
1240 声
银两
13777 两
回帖
620
精华
10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13-9-10
最后登录
2024-4-11
发表于 2016-12-11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水镜 于 2016-12-11 20:31 编辑

文/水镜
倪匡曾经说过:
      武侠小说是最适合中国人看的小说,因为在武侠小说里,永远是不管坏人一开始怎么嚣张,最终都不会有好结果的。然而在现实中,坏人有坏结果的不多。所以武侠小说永远是中国人精神上的一个避风港。

笔者一直认为,武侠小说是最能够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体裁之一。尤其是所谓的“侠”文化!在不同武侠作者笔下,虽然故事风格、布局、体裁千差万别,但是对于“侠”之一字,却始终不敢忽视。在香港,金庸有过“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口号,梁羽生也提出“宁可无武,不可无侠”的态度。而在台湾,萧逸曾说过:武侠小说的重点就在一个侠字。上官鼎中的刘兆玄曾经说过:如果武侠小说没有了侠字,那我就不认为那是武侠小说。


然而,相对于香港的武侠小说家,动辄将侠义提升到国家的级别(尤其以金庸、梁羽生为甚)来看,台湾武侠小说在“侠”字的表现上似乎并不是十分突出。有不少作品主角之所以为正派,不过是因为他与邪派对抗而已。大多数的“侠”则表现在正派在与邪派对抗时的坚定不移,以及对于金钱、美色、名利诱惑时强大的自控能力和信念。


如此一来,问题就出现了!一旦反派设定的并没有那么坏,则正派的“侠”就会失色好多。也正因为如此,台湾很多作家都会把反派写得十恶不赦,用以反衬主角的正义。然而这样一来,如果功力稍弱,人物性格就会显得过于单一,不够立体。也就不容易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这其中,诸葛青云的作品算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了。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正邪双方比拼为主线的。对于人物的刻画也是三剑客中相对最弱的。不过,诸葛青云先生并非那种功力弱的作者,也并非每一部都如此。他笔下的反派人物虽然大多是统一模式的,但也有一些特例独行的反派人物。他们可能只是一时失足,又或者是因为误会或其他原因导致行为乖张狠毒。还有一些虽然坏,但是毫不失高手身份,也算是坏得光明正大。前者如《玉女黄衫》中的万飞霜,后者如《夺魂旗》中的万相先生。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最后浪子回头的反派人物更是受到读者喜爱。例如《一剑光寒十四洲》的西门豹,以及本书《碧玉青萍》中的萧瑛与田翠翠!


那么,对于这种即没有历史背景,主要对手又并非大奸大恶之人的作品,要如何表现正派之“侠”呢?笔者认为,在这一点上《碧玉青萍》的做法是相对可取的。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报仇+正邪对战”的故事。大致上是说女主角温冰的母亲“佛母”温莎昔日被仇人“白发鬼母”萧瑛杀死。温冰为了报仇,与六大派掌门订下“请君入瓮”的苦肉计。却被毫不知情前来救人的独孤策无心破坏,功亏一篑。独孤策为了弥补自己的损失,自愿前去寻找萧瑛,帮助温冰报仇。因此,他便卷入了江湖之中。在这期间,他又遇到神秘的绿衣女子慕容碧以及生性放荡的妖女“绿衣幽灵”田翠翠。生出一段误会迭出的感情纠葛。


然而,本书中开篇的两大BOSS萧瑛与田翠翠,居然在半部书后就双双洗白。报仇线瞬间被斩断。而正邪对抗线上,新出现的BOSS寰宇九魔和阴阳双魔虽然脸谱化较重,但除了少数几魔外,其他多为龙套。并没有很好的对正派起到反衬的作用!


之所以上面啰嗦了一大堆,首先是想说,武侠小说中一旦能够很好的诠释了“侠”的概念,那么作品的档次就会再上一层楼。第二,则是要说说在本书这种特别的环境中,诸葛青云是如何把“侠”之一字灌输在字里行间的!

本书所谓的“侠”,笔者认为就藏在这两位昔日妖女改邪归正的故事中。首先来看萧瑛。


“白发鬼母”萧瑛可以说是开篇就被侧面烘托成一个心狠手辣的魔女,被各大门派的掌门所嫌。而其一些行为也的确让人感到邪异。例如她所练的武功“白骨抓魂手”,必须用动物或人的骷髅为道具。因此其所住之处白骨累累,阴森恐怖。更有甚者,她因为深恨温莎,在杀死她后,又盗走她的尸骨,用来练习武功。其恶毒以可见一斑。


然而这样一个人,其女儿慕容碧却是一位正气十足的巾帼英雄。作者通过书主独孤策和慕容碧在太湖上的一段对话,为萧瑛的改变打下伏笔。


      慕容碧神色黯然地,点头叹道:“小弟不仅相识,并还与她颇有渊源,曾经屡屡禁言规劝,劝她收敛所行,勤修上道善保天年,不必溷身江湖间的名利恩怨以内。”
      独孤策笑道:“晨钟暮鼓,难敲醒孽重之人!‘白发鬼母’萧瑛,恐怕未必能听慕容兄的规劝良言,淡却名利之念吧?”
      慕容碧神色黯然地,点头说道:“目前她虽然不肯听我劝告,但总有一天,我总会设法劝得她幡然觉悟!”



对话透露出了两个重要信息。第一是慕容碧是个明白是非黑白的侠女。第二是慕容碧一直在劝解其母改邪归正。


这第一个重要信息所包含的是,既然慕容碧自幼跟随萧瑛,那么她如今的性格是如何养成的?这很有可能是萧瑛平日里对她的教导所致。也就是说萧瑛虽然满手血腥,但却是个明辨是非之人,而且她自己应该也看不起自己的名声与行为,因此才不希望女儿和自己一样。这从两人虽然理念不同,但萧瑛依然大力赞扬慕容碧的品行操守,就可以看出。而第二个重要信息所包含的是,萧瑛很有可能在其女的感化侠改邪归正。


笔者在读到这一段之时,就深深相信萧瑛一定会洗白的!果然,独孤策与萧瑛第二次对决时,萧瑛已经决心重新做人了。而这里,诸葛青云先生则又用了一种新鲜的写法来阐述萧瑛改变的缘由,同时也灌输了大量“侠”之该为的东西!
具体的方式,就是类似罗生门那样从不同角度对当年萧瑛杀死温莎的事件进行阐述,每一次阐述都是一次逆转!由于故事比较长,且若是泄底,其阅读的愉悦感会少很多。因而这里笔者不再浪费笔墨,只说说在这当中,诸葛先生表达了信任、亲情、责任、宽恕、仁慈等正能量的内容,如萧瑛对丈夫的信任,萧瑛、温莎对子女的责任感,温莎对萧瑛的宽恕,萧瑛丈夫的仁慈等等。使得故事即精彩,又不失深意,可谓是神来之笔。


而绿衣幽灵”田翠翠,则与萧瑛的情况略有不同。如果说萧瑛是自暴自弃的堕入魔道,那么田翠翠则是心中完全没有正邪观念。田翠翠是个高傲任性,机灵狡猾,我行我素的浪荡女子。尤其对于情欲丝毫不加以控制。所谓“万恶淫为首”。在诸葛先生的文中,这类犯了“淫”戒的女子几乎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然而到了田翠翠这里则出现了例外!


书中先是写田翠翠和独孤策因为双双中了淫毒而合体交媾,有了夫妻之实。却没有按照自己以往惯例杀死独孤策,而是放过了他。又写她本要和九魔联合对抗正道之时,却阴差阳错与之闹翻,因而和正派人士有了同样的敌人。之后又写她为了独占独孤策,用计连番戏弄了阴阳双魔。这样一来,田翠翠与书中两大邪派势力均不可能搅在一起。反而却因为屡次帮助独孤策,而有了合理的洗白条件。后来她与独孤策一路同行,被其高尚的品质所打动,终于浪子回头。这其中,也通过两人的互动,反衬出独孤策坚定的意志力与情操!


然而萧瑛的洗白是因为误会解开后,本性的善良冲破邪恶的面具而复还本来面目,写得合情合理。可是田翠翠的洗白则多少显得有些突兀。


首先,田翠翠的性格本就是我行我素的,对待老一辈高手中的寰宇九魔和阴阳双魔时也毫不惧怕,完全不给面子。这样的人其实是很有主见的。不容易为外界因素所感染。然而她仅仅和独孤策同行三五日,仅仅因为对方一直找借口不和自己上床,就被其所感动,岂非显得有些生硬?


然而,不管如何,诸葛先生在本书中通过两位女魔头改邪归正的片段巧妙地阐述了自己对“侠”的概念,以及作品中人物的侠气。这点是颇具匠心的。

总体上来看,本书的主题大概是个“改”字。不仅萧瑛与田翠翠最后浪子回头。就连寰宇九魔这等魔头,最后仍是给了他们改邪归正的机会。看到这里,笔者忽然想起诸葛先生另一部名著《玉女黄衫》。这部书在最后是女主角利用至高妙音感化了正邪两派高手,避免了一场武林浩劫。而本书则是佛道双绝用至高武力使得反派失去争雄之心。可以看出,两部书都有劝人向善的中心思想。不过从效果上看,似乎《玉女黄衫》要更胜一筹。一来《玉女》中最后群魔是被感化,因而自愿向善。而《碧玉》中却是因为群魔自知不敌佛道双绝,从而心灰意冷。属于被迫归隐。这自然要比自愿向善的要差一些了。


另外,《玉女》一书中,最后死去的都是在书中犯了杀戒和淫戒之人。而其他人则都能安然无恙,这表达了一种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境界。而《碧玉》一书则除了阴阳双魔以及九魔中的两人致死不悔改外,其他悔改的魔头都安然无恙。更表达的是一种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思想。而给人以悔改之机,劝人向善之行为,不也正是“侠”的一种体现吗?


其实,这两部书在书名上便有相似之处。《玉女黄衫》代表了书中三位女主角,无独有偶,《碧玉青萍》同样代表了书中三位女主角。不过《玉女》一书中,三位女主写得都比较到位,尤其庞真真更可算得上诸葛氏武侠的经典角色。而《碧玉》一书中的三位则相形见绌了。温冰虽然作为第一女主,但是其戏份少不说,任性,高傲,脾气大,颇不可爱。第二位慕容碧倒是性格温婉,可惜戏份太少,没有展开。唯一写得比较好的,就是田翠翠了。可惜先是正邪转换生硬,再是改邪归正后的田翠翠也就基本没有戏份了。笔者读本书的时候不只一次叹息田翠翠这个人物本应该成为经典的。

此外,本书中还另有一些亮点。笔者个人比较喜欢的有三处地方。其一便是前文所说的萧瑛与温莎的往事,通过不同角度阐述,这一段也可以说是全书中最为精彩的情节。其二是独孤策在太湖与田翠翠、寰宇九魔中的三魔斗智斗勇,这是一场三方面的互相试探、挑拨,十分精彩。其三则是关于昔日武林一对老一辈高手之间的恩怨的故事。诸葛先生在这个故事里加入了一些心理学的概念,对于看惯了先生传统文字的读者来说,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然而这三处描写中,第三个故事与主题基本没有关系,有些节外生枝。因此虽然故事很精彩,在全书之中却属鸡肋,令人惋惜。

不过纵观全书,本书还是有不少缺陷的。


其一便是依然延续诸葛先生固有套路,诸葛青云写小说套路化严重已经是公认之事,这里也就不用多说了。


其二是在人物塑造上不太给力。四名主角中唯有田翠翠尚算不错,其余三位角色过于平面,性格不够立体。配角又几乎过于龙套和公式化。倒是独孤策的那个小书童独孤兴颇有意思,算是书中刻画的比较生动的角色了。


其三,本书也有一些情节上的BUG。例如早先独孤策与田翠翠在“西施谷”中了“西施舌”之毒,昏迷中进行了苟且之事。完事后田翠翠功力深厚先醒了过来。书中写她为了让独孤策成为自己的禁脔,在他手臂上刻下一个“田”字。然而独孤策醒来之后,便从未提及身上有这个字之事,却一直认为与他欢好之人是慕容碧。这里就让人感到奇怪了。试想独孤策手臂上被利器刻了一个字,又用药粉使其永不消失。这独孤策醒来后居然没有感觉?倘若他一时没有看到这个字,那么从勾漏山到太湖这么长的时间里,他始终都没有注意到这个字吗?倘若注意了,难道不会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个“田”字吗?正常人总要怀疑一下的。可是这独孤策似乎一门心思认定那人就是慕容碧,而产生误会。实在是令人想不通。


再者便是寰宇九魔欲举办天南大会,与白道群侠对抗。此事件可以算是本书中正邪对抗的最大事件。而且主角早早就拜托一些武林前辈四处送信,通知各大门派。然而最后的天南大会上,除了与主角相关的几位高手,以及一个崆峒派的黄叶道人到场外,白道群雄居然没有人参加。实属奇怪!


因为以上种种缺陷,降低了此书的档次。笔者认为此书大可以排近诸葛书前十,但却无法进入上位,甚至中位。

评分

参与人数 1银两 +200 收起 理由
天宏云霏 + 200

查看全部评分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176

主题

3142

回帖

1万

积分

武林盟主

积分
14869
声望
9034 声
银两
978239 两
回帖
3142
精华
8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14-2-9
最后登录
2024-5-5

松鼠羽生粉玫瑰蝴蝶丹枫流云棒棒糖棉花糖十年坚守中国结魔镜夜猫子花环喵耳

发表于 2016-12-11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给镜子点赞
话说你还记得都欠的什么债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620

回帖

1895

积分

一派掌门

积分
1895
声望
1240 声
银两
13777 两
回帖
620
精华
10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13-9-10
最后登录
2024-4-11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2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宏云霏 发表于 2016-12-11 22:31
给镜子点赞
话说你还记得都欠的什么债了吗

不记得了,慢慢还吧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园基金|梁羽生家园 ( 鄂ICP备16023429号-1 )

GMT+8, 2024-6-9 03:16 , Processed in 0.05566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